他握70年的鋸琴 美軍機殘骸中撿的
聯合新聞網作者: 記者胡蓬生╱苗栗報導 | 聯合新聞網 – 2014年4月15日 上午4:17
相關內容

他握70年的鋸琴 美軍機殘骸中撿的
「美軍軍機失事,殘骸散落荒山,我就在那兒找到這把鋸子!」91歲的陳孝祿帶著保存七十多年的鋸子,昨天在苗栗縣國際文化觀光局演奏鋸琴,特殊又迷人的音色,似乎細訴著他精彩的人生故事。
文觀局向文化部爭取「台灣故事島─國民記憶庫」蒐錄計畫,已培訓故事蒐錄義工31人,完成並上傳52則故事,昨天成果發表,邀「說自己故事」的耆老、庶民分享最真實的生命故事,也拿到專屬的影片光碟。
國民記憶庫故事蒐錄重點在真實、庶民、生命的故事,與新聞採訪、耆老口述、田野調查不同,原則就是「自己的故事,自己說」,不限名人政要,也不需驚天動地,講生命歷程、親身見證即可。
副縣長林久翔、文觀局副局長林彥甫感謝參與說故事的主角,也邀大家踴躍參與,預計到10月完成100則故事。
「我講的是當年被派到菲律賓當日本兵的故事!」年逾九旬的後龍鎮合興宮主委呂銅高興地談論自己的故事內容。道卡斯文化協會總幹事劉志強也分享他找尋家族源流的故事。
抗戰時期當流亡學生的陳孝祿,七十多年前在湖南的荒山裡,撿到失事美軍軍機上的鋸子,中學時英籍老師指導他學鋸琴,多年來他「鋸不離身」,時常演奏與大家分享。
他在會場演出,同為故事蒐錄對象的街頭藝人王玉瑩也用剛買的小提琴合奏,兩把琴的琴齡差距70年,搭配故事蒐錄義工劉彥辰的吉他伴奏,陳孝祿女兒陳國宴的歌聲,讓會場洋溢溫馨氣氛。
苗栗縣故事蒐錄站設在國立聯大創新育成中心,電話 (037)370012,縣府歡迎洽詢故事蒐錄、同意授權事宜,將由專人協助蒐錄、剪輯、上網,故事經文化部與委外單位審核後,將上雲端資料庫永久保存,全世界都可上網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