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丁瑞瀅的臺灣文學研究與整理報告--洪棄生與《瀛海偕亡記》
http://www.egod.idv.tw/akirading/docume ... wanhon.pdf
裡面有很多黑旗軍戰死的描述:
癸巳(二十五日),日軍水陸大舉南進。水軍一隊由雞籠出發攻安平,一隊由澎湖出發攻打狗。陸軍則三路齊發:中路略茅尾港,西路略麻豆,東路略角秀莊(均在曾文溪北)。我軍扼曾文者先戰溪北,後戰溪南,
徐驤當先, 柏正材、王德標麾軍繼之。日軍砲火大發,馬步齊攻,
我軍不獨無艦隊、無礮隊,並無馬隊。於是
徐驤步戰最銳,首中礮死。總兵柏正材陣亡。
管帶官及民軍林義成、林崑岡等亦多陣亡。王德標、簡精華不知所終。潰軍入臺南,一路遂無守禦。
臺南軍再至。
統領楊泗洪(或云姓張)、
朱乃昌並勇敢,而二軍不盈五百人。七月癸丑望,至嘉義北打貓莊,問前敵人數,行人曰:『四百餘耳』,實八百多人。二將奮而前,夜至大埔林。大埔林在嘉義北三十里,臺南孔道,繁盛地也。敵兵散處民家。二人伏軍兩旁,引百人呼而入,縱火四處,敵大驚,踉蹌奔出,則被我軍截擊,敵大亂,走至橋,橋為村戶薛玉拆,半溺死。而楊、朱二軍乘後追擊,殺又大半。有日將殿後,
泗洪跳而前,欲生擒之,中槍亡。朱亦中槍臥道旁。朱髮禿,鄉民誤為倭,戕之
王德標身被數創,望敵兵則堅立不退,麾軍截擊不少挫。而回顧八卦山火起,礮聲如雷,探哨報彰化失矣,左右強挾之行。有一隊一人殊傷,十一人護之,臥蔗園啖蔗。村人出視,勸埋軍裝,脫黑甲,可無禍。不顧而啖。再聒之,則叱曰:『我槍在,雖數百倭無如我何也』。婦孺有走譁倭來者,十一人則束彈子袋,擎槍奮起,且出邀之。父老哀阻,而倭亦由他道去。於是招至家享之。越旦,裹創引從別徑行。
這一段是描寫
王德標黑旗軍辛苦應戰的情形,王德標的軍隊雖然受挫,但是身受重傷的王德標依然勇敢,軍隊辛苦行軍以蔗園的甘蔗止渴時,村里人出來勸他們埋了軍衣以免有禍。他先是不理會依舊吃他的甘蔗。村里人再苦苦的勸他。他豪氣萬丈的表示自己並不害怕。後婦孺告知有日本來襲,這些人一點都不畏懼整裝便要殺出重圍。父老苦苦哀求勸阻,並請至家中休息。
文中也有漢奸辜顯榮的描述~日軍無雪入城後百姓的死傷與驚恐
有鹿港辜榮者,羈游在臺北,則手一繖走雞籠,操官話告日軍以省城倥傯狀。別將水野遵以告大將樺山資紀(即首任臺灣總督),大將且喜且疑之。 五月乙酉望,遣三百騎來刺之。至則城門不閉,商民屏息,散勇已盡向新竹。越二日大隊至。至則
占民房,掠雞牛,搜軍器。民之移家者,擔簦躡屩,扶老攜幼,累重載舟,紛紛蔽海而浮。妓女匄婦,亦有去者。風雲慘淡,日暮則道路無人。有聞扣戶聲,則闔室皇皇,相驚以番兵來矣。其駭異之情如此。
建議大家借本書來看看吧~
乙未戰爭略表 (可以澄清很多史實)
1894年7月:因朝鮮問題引起的日清甲午戰爭爆發。
1895年2月:清北洋艦隊全滅,台灣海防失去屏障。
3月13日: 日下令攻佔澎湖。
3月24日: 比志島支隊兩天內登陸並佔領澎湖。
5月25日: 台灣民主國正式授印於民主國總統唐景嵩,台灣民主國正式成立,號永清。
5月29日: 日軍定錨三貂角,近衛師團登陸澳底。
5月30日: 唐景嵩下令民主國部隊(包含部分廣勇)扼守瑞芳龍潭堵及基隆獅球嶺炮台。
6月3日: 獅球嶺炮台與基隆相繼陷落,民主國正規軍瓦解,戰死者在200人以上。
6月4日: 唐景嵩與丘逢甲棄職前往淡水,6日渡海內渡中國。帶有台灣民主國的軍餉銀數十萬兩(台灣通史)。
6月11日: 因
辜顯榮等人幫助,日攻陷台北。
6月-7月: 台灣民主國
吳湯興與
三角湧義民營,相繼突襲日軍。
6月22日: 日軍攻陷新竹。
6月26日:
劉永福繼任台灣民主國總統。將台灣民主國中部以北防務委由台灣知府
黎景嵩指揮,派遣
統領楊戴雲、提督李惟義、督辦吳澎年扼守苗栗尖筆山與彰化八卦山。
7月9日: 台灣民主國義軍於新竹城敗,將領
姜紹組自殺。
7月29日: 為殲滅民主國軍隊,日本實行「無差別掃盪」。
8月8日: 日軍進攻苗栗。
8月14日: 日軍攻佔苗栗。
8月28日: 彰化八卦山之役。民主國將領
吳湯興及
吳澎年死亡,台灣知府黎景嵩募集之新楚軍全滅。
民間或謠言日軍將領北白川宮能久戰死於此役,但未經考証。
8月29日: 日軍攻陷彰化,日軍第二師團五分之四兵力染熱病。
9月1日: 雲林知縣
羅汝澤招募雲林兵勇。哨官
簡義駐防斗六斗南。
9月1日: 日軍佔領雲林,羅汝澤敗逃中國,簡義持續與日軍游擊。
9月7日: 日軍以「不宜孤軍深入」為由,退守彰化。
10月7日: 日軍重新攻佔雲林斗六。簡義敗逃雲嘉山區,自立「鐵國山」。
10月10日: 日軍第四旅團數千援兵於台灣南部的嘉義布袋港登陸抵台。
10月11日: 日本援軍第二師團一萬餘兵士登陸台灣南部的枋寮,將領為乃木希典。
10月11日: 佳冬巷戰,晚,日軍佔領佳冬。
10月12日: 民主國駐東港管帶吳光忠未戰逃。
10月12日: 東石,布袋,日第四旅團與
黑旗軍巷戰。
10月15日: 再度於雲嘉一帶實施無差別掃盪。日軍佔領嘉義。
10月16日: 日軍第二師團佔領鳳山。
10月18日: 日軍三方包抄台灣民主國唯一據點台南市。
10月19日: 台灣民主國總統劉永福內渡中國。
10月21日: 日軍攻陷台南,台灣民主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