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面為1963年5月28日的新聞報導:
台灣省主席黃杰為「兒童戲院」揭幕剪綵
望眼欲穿 兒童戲院終於開幕
經過三年又五個月的漫長等待,台北兒童戲院終於在今天上午9點30分開幕。
座落在台北市峨嵋街81號的嶄新兒童戲院佔地395坪,總共可以容納1,343位觀眾,由台灣省政府主席黃杰親臨揭幕。這座四層樓的鋼筋水泥建築已投注了七百八十四萬八千餘元,但還有一些影音設備仍將於日後繼續添置。
兒童戲院與一般戲院所不同的是,它強調「為兒童服務」的概念。籌備處主任蔡桔來說,市政府在這座戲院開幕後,除將選映富有教育意義的故事片,還會播放知識片、卡通娛樂片和新聞紀錄片等等。而為因應多元化的需求,兒童戲院的舞台設計也極富變化性,舞台長寬各19.4公尺,深10.7公尺,總面積224.08平方公尺,不但可以表演舞蹈,各類會議配備也一應俱全。未來為適應音樂演奏會的需要,計劃還要再闢建音樂室、演奏室。
為了使小朋友享受舒適的觀影經驗,兒童戲院還裝置了最新型的冷氣機,能自動開關、安全控制。透過冷氣調節,就算在酷夏,戲院內的氣溫還是可以整日保持在72℉。這套空調系統還可以將汙濁的空氣經由舞台底及出口導出,待過濾清潔後,再回到冷氣室,週而復始,讓院內空氣能常保清潔。
兒童戲院初步擬定,團體優待票價區分為普通、二輪、首映三種,普通團體票每人1元,二輪團體票每人2元,首映團體票每人3元;個人票價則比照甲級或乙級戲院收費。收費標準是以戲院經營時的最低成本要求為考量,如果有盈餘,則將全部用來做為發展兒童教育與增進兒童福利之用。
目前兒童戲院是一個兼具教育與營業性質的機構,儘管在籌建過程中曾因為「能否定位成純粹的教育性質機構」而大費周章,所幸總算塵埃落定,唯一尚待解決的困擾就是「免徵娛樂稅,以減低兒童負擔」的問題,至今仍未獲得稅捐機關同意。
(中央社記者陳漢中攝)
** 台北市政府在1963年成立兒童戲院,白天放電影,晚間和假日作為各國校的演戲和遊藝場所。因為兒童片片源不足,只得依照一般國片院線排片,但每周有一天供國民學校作活動演出,也演出過不少話劇,與一般戲院略有不同。之後由於西門町停車場嚴重缺乏,兒童戲院在1974年被拆除,改建為峨眉立體停車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