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寧頭共軍戰俘 被俘黨證肚裡吞

你爺爺和我爺爺的事

版主: Hammer

回覆文章
頭像
Ed
文章: 3263
註冊時間: 週六 9月 11, 2004 4:47 pm
來自: 小巨角

古寧頭共軍戰俘 被俘黨證肚裡吞

文章 Ed » 週日 2月 15, 2009 11:40 am

60年前我爸是共匪 被俘黨證肚裡吞

【聯合報╱記者李志德/台北報導】 2009.02.15 10:26 am


一九四九年十月,國共內戰接近尾聲,國民政府遷台,解放軍渡海進攻金門,全軍覆沒,這是台灣人耳熟能詳的古寧頭戰役。六十年後,紀錄片工作者陳心怡揭露父親陳書言六十年來不敢說的秘密:陳書言是在古寧頭戰役被俘虜的共軍。

「被俘虜的人生」是曾任政治記者的陳心怡第一部紀錄片作品,在片中,陳書言回憶十來歲時,差點在南京被國民黨拉去當兵,但後來加入了共軍,屢建戰功,每回開戰,常有機會領到獎金。一九四九年初,他跟解放軍渡海進攻金門,卻遭到國軍激烈抵抗。

「一位和我一起出來的,是被國民黨戰車壓死的,履帶壓過他身上,把他整個人壓到沙子裡去,」陳書言對著鏡頭回憶六十年前灘頭上的慘烈戰況。他說,後來回大陸探親,戰友家人來問消息,他根本不敢說實話。

「我每往前走一步,機槍就朝我點放,我只好躺下裝死,機槍轉移目標了,我再起來往前走。」由於不敵國軍火力,三天之後,陳書言和殘餘的共軍投降了。被俘之際,陳書言把共產黨黨證吞進了肚子裡。

戰俘們被送到台灣本島,搭上火車到新竹,「窗子都是釘死的,怕我們跑」。到了新竹,這群俘虜在小學接受集體思想改造,「你要很小心,稍一說錯話,明天你就不見了。」

經歷這段實實在在的「改造」,陳書言至今餘悸猶存,除了同為戰俘的戰友知道身分外,連妻子他都守口如瓶;他太太在鏡頭前坦承「我不知道他是共軍」。拍攝後期,陳書言要導演女兒把他是「共匪」的部分完全拿掉,父女倆甚至在鏡頭前吵了起來。

「難道你以為現在還有人監視你嗎?」女兒大聲質問,父親則說「是,我看不到,但我感覺得到,我聽得到……妳沒有經過那個時代。」

陳心怡說,以往隱約猜到父親過去,但父親從不明說,直到拍攝紀錄片時,父親才明白道出往事。她說,過去和父親的關係很不好,但拍片時被迫面對和父親互動,剪完片子後,她發現自己也同時度過了三十幾年來一直無法面對的人生難題。

陳心怡的作品,是在退輔會贊助的「榮光眷影紀錄片人才北區培訓班」中完成,各大學圖書館都有收藏,也可洽「外省台灣人協會」索取。

閱報秘書》古寧頭戰役

一九四九年十月,國民黨政府退守台灣,中共宣布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十七日,國軍將領湯恩伯棄守廈門,解放軍將領葉飛決定集中船隻進攻大金門,廿四日發動登陸,九千名共軍從古寧頭等地登陸。

國軍由湯恩伯指揮廿二兵團的李良榮、十二兵團胡璉兩支部隊迎戰,苦戰三晝夜,對方全軍覆沒。

古寧頭戰役的勝利,讓席捲中國大陸的解放軍士氣為之一挫,暫擋共產黨攻占台灣的意圖,讓國軍恢復信心,堪稱讓國民黨政府在台灣站穩腳跟的一役。

紀錄片:
http://www.youtube.com/witchiren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ydOuq21lHOw
奴才們總以為拒絕向自己主子下跪的人,必定是自己主子對頭的奴才。

頭像
Ed
文章: 3263
註冊時間: 週六 9月 11, 2004 4:47 pm
來自: 小巨角

Re: 古寧頭共軍戰俘 被俘黨證肚裡吞

文章 Ed » 週日 2月 15, 2009 11:44 am

外省一代漸凋零 用鏡頭寫下家族故事

【聯合新聞網╱台北訊】 2009.02.01 07:16 am


有鑑於眷村全面改建與外省第一代長輩迅速凋零,在退輔會、文建會、台北縣市文化局的大力支持下,外省台灣人協會在去年推動了為期半年的「北區榮光眷影紀錄片培訓計劃」,協助有心要記錄自己父母、家族與社區故事的朋友,用紀錄片的方式留下那個時代動人的生命紋理。

這些紀錄片在去年8月30、31日的推出後廣獲好評,並陸續在桃園、台北、新竹各地巡迴展出,用人性的角度讓社會大眾重新認識榮民與外省人的生命歷程,其中題材非常特殊的「被俘虜的人生」揭露一個外省老兵長達六十年以來不敢說出口的秘密-他是在古寧頭戰役被俘虜的共軍。

片中的主角陳書言在13歲時加入共產黨參與對日戰爭,在國共內戰時搶灘登陸古寧頭,因為後援不繼吃了敗仗,被國民黨俘虜來台,接受監控與思想改造。這些不能說的秘密長年悶在他心裡,間接造成他與家人關係的隔閡。

「被俘虜的人生」的導演陳心怡正是陳書言的女兒,拍紀錄片一直是縈繞在陳心怡心中多年的夢,而她對父親常常不想提起的過往非常好奇,那時候「榮光眷影」紀錄片培訓課程正好在招生,透過友人獲知訊息後,陳心怡便抱著不妨一試的心態報名參加。

「那時候以為外台會要找的是有眷村研究背景的人,我還在想,誰會對我爸有興趣啊?這種外省伯伯太平凡了吧!所以我壓根兒不認為自己會入選。」然而,當陳心怡以孩子的身份透過鏡頭觀看父親不曾提及的過去,攝影機不止讓觀眾更了解第一代外省人的生命記憶,也讓她重新認識自己的父親。

陳心怡表示,父親和家人的關係長久以來形同水火,原因包括他不敢提及的過往、家庭結構的繁複(繼父角色)、以及酗酒的積習對家人造成的陰影;拍攝「被俘虜的人生」讓陳心怡被迫面對和父親的互動,剪完片子後,她發現自己同時也渡過了三十幾年來一直沒有辦法面對的人生難題。

以前他說他苦,我都不以為然,後來才知道,那種經歷過死亡卻沒死的人,活著本身就是一種苦;拍攝過程中緊密的互動,才發現他真的老了,也因為必須強迫自己要有耐心聽他說,所以才真正去瞭解他的很多苦處。」陳心怡說,以前父親像個獨居老人,現在她會騰出固定時間,跟父親上市場、看醫生,盡量讓他覺得終於有家人關心,她也因此變得對別人更有耐心。

拍攝家人的故事需要很大的勇氣,過程中往往會觸及自己生命中無法承受之重,陳心怡透過「被俘虜的人生」踏出跟父親、自己和解的第一步,雖然紛爭難免依舊持續,但不同的是,無形中肯定多了一些體恤。

「被俘虜的人生」看似一則女兒私密的家庭絮語,然而主角的背景,卻映照出那個動蕩時代中平民百姓真實、無奈但動人的人生軌跡;這也是外省台灣人協會推動榮光眷影紀錄片培訓課程的初衷,唯有以生命紋理填補歷史裂縫,我們才可能真正地相互瞭解,互相尊重、擁抱差異

秉持著相同的課程精神,「中區榮光眷影紀錄片人才培訓課程」已經開始招生,預計招募十二位影像培訓夥伴,不論你是否有影片創作經驗,只要你對身旁的長輩與眷村的生命故事有著一份熱情,並且想透過鏡頭說出來,歡迎大家踴躍報名參加。詳情請查詢活動網站http://amtfilm.blogspot.com或致電外省台灣人協會02-2321-6862。

【2009/02/01 聯合新聞網】
奴才們總以為拒絕向自己主子下跪的人,必定是自己主子對頭的奴才。

頭像
Ed
文章: 3263
註冊時間: 週六 9月 11, 2004 4:47 pm
來自: 小巨角

Re: 古寧頭共軍戰俘 被俘黨證肚裡吞

文章 Ed » 週一 7月 27, 2009 3:38 pm

退伍老兵 成中共「烈士」

【聯合報╱記者張明慧/台中縣報導】 2009.07.27 07:28 am

圖檔
台灣老兵王德計(前排左二),回福建探親,家族親人驚喜他還活著,大家開心地合照。
圖/王德計提供
八十四歲退伍老兵王德計,從軍廿五年,三年前回福建探親,發現竟變成中共的「革命烈士」,還在忠烈祠立碑紀念,不禁老淚縱橫,「這真是大時代的悲劇,諷刺呀!」

王德計說,他當過國軍,也當過共產黨八路軍,當時是為了求生存,「全是戰亂造成的」。

他回憶,當時國共對抗,國民黨政府徵調壯丁,他為保全剛結婚的哥哥,不到廿歲就去當兵。

有天長官要他去砍柴,因砍不到要求的數量,與另兩名士兵不敢回部隊,在草堆躲藏時被解放軍發現,帶回部隊。

王德計說:「大家都是黃皮膚、黑眼珠的中國人,我年紀小,當時還未打仗,沒什麼敵我觀念。」從此他變成解放軍。

隨著國共開戰,王德計跟著解放軍打徐州會戰、濟南戰役,後來參加古寧頭戰役(共軍稱喋血金門),跟著九千名解放軍進攻金門島,遭金門駐軍反擊,他被砲彈片擊中,昏倒海灘

「被國軍俘虜後,根本不敢想未來命運」,當時王德計才廿四歲,國民黨軍隊把俘兵送回台灣新兵訓練營,他被編入陸軍四十九師一四七團步兵,從此從「解放軍」變成「國軍」,五十歲時退伍

三年前,王德計回老家福建探親,家人驚喜他還活在人世,帶他到福建梅林鎮上忠烈祠,英靈碑上寫著「革命烈士王德記(應是計)」,以為他早就戰死戰場

「從軍非我所願,一下共軍、一下國軍,更不是我所選擇」,王德計說,戰亂時代造成許多悲劇,有些事已還原不了真相,就像中共將他列入烈士碑,不禁令他老淚縱橫。
奴才們總以為拒絕向自己主子下跪的人,必定是自己主子對頭的奴才。

回覆文章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272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