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洋特攻隊隊員憶當年:每活1天 像多活1年
2012-06-24 中國時報 黃如萍/台北報導
「這次回來,變化很大,但這是時代的潮流,想到這裡,一瞬間感覺到悲哀…」,曾為震洋特攻隊駐澎湖望安的第二十四大隊隊員波佐義明,在紀錄片拍攝團隊邀請下,重回望安鴛鴦窟特攻隊基地時有感而發的說,因為沒有真正上戰場,整個戰爭期間意識到死亡,就是在望安島的時候,所以印象非常深刻。
負責鴛鴦窟基地建置的若松祿郎隊長,越洋接受訪問時說,選擇望安是因為海岸的落差有兩公尺、前後距離有二十公尺,可以放船、還有隊員生活的空間,「從廣播中聽到天皇御音放送得知終戰消息,好像是在談別人的事的感覺」,回想起來還是令人懷念,那是所有隊員合力一起完成的事…。
「原來我們都是航空隊,準備要開飛機,被叫來後看到是要開船,很多人覺得受騙了!」今年八十九歲的波佐說,長官要他們寫遺書,並把頭髮和指甲剪下來,那時候一邊寫著,眼淚就把墨都暈散了,最後他寫了一首詩,把自己比喻成將散落的櫻花。
波佐表示,上午上課、下午訓練,目的就只是要衝撞敵船,每天都這樣,覺得自己像個傻瓜。訓練結束後船隊本來要去菲律賓,因戰爭狀況有點改變就轉往台灣。
「知道要留在台灣時,心裡覺得得救了!」波佐指出,他們到八罩島(望安),先負責監督當地居民挖格納壕,有隊員就和來工作的當地女孩談戀愛。
「知道戰敗了,艇的廢鐵部分,拆下來丟到海裡,其他木板部分就在海邊集中燒掉。」波佐說,原本應該和隊員一起衝向敵艦的特攻艇,誰會想到竟這樣平淡無奇的消失。
「我的雞皮疙瘩都起來了!」《島嶼烽煙》監製李崗說,快九十歲老特攻隊員與文史工作者蹲著話當年,簽遺囑卻苟活,每活一天就是多活一年,年少的回憶,心情卻是如此沉重!
紀錄片從特攻隊老隊員手持一張老照片憶往開始,李崗說,澎湖沒變,變的是歷史,他不想把紀錄片拍的很沉重,也不想拍成海角七號,過度使用戲劇張力,「也沒辦法像李安那樣為增加臨場感而做大規模歷史重現」,而在兼顧文史、觀光及戲劇等三面向下,以感性、理性及動畫寫實方式呈現,悲戚卻令人感動。
震洋特攻隊隊員憶當年:每活1天 像多活1年
版主: Hammer
震洋特攻隊隊員憶當年:每活1天 像多活1年
奴才們總以為拒絕向自己主子下跪的人,必定是自己主子對頭的奴才。
Re: 震洋特攻隊隊員憶當年:每活1天 像多活1年
關渡發現三個格納壕 在台基地終完備
2012-06-24 中國時報 黃如萍/台北報導
監察院日昨審查通過日軍震洋特攻隊在台相關史實與遺蹟之調查補充報告,確認震洋艇的台北基地位於關渡宮左後方山腳下,並非日本文獻上記載的淡水,改寫史料,也讓台灣的日據最後幾年歷史更完整;負責主查的監察委員李炳南說,「百分百確定!」
李炳南表示,關渡震洋艇基地現存三個格納壕,內部互通,監察院將要求新北市府盡快進行歷史重建。民國九十九年,李炳南、周陽山及余騰芳等三位監察委員在調查澎湖西嶼地區日軍遺留下來的銅牆鐵壁彈藥庫時,在國內軍事建築專家楊仁江、地方文史工作者曾文明等人的協助下,意外發現日軍據台時期之震洋特攻隊軍事遺跡。
三位監委乃組專案小組調查,去年初完成全台報告,但僅確定高雄左營、屏東車城及澎湖西嶼、望安等四處震洋艇基地遺跡,日文獻上所說的淡水基地,報告則以未找到為由保留。李炳南說,因為原文史工作者提出的淡水漁人碼頭北方之舊水上機場,位置不夠隱蔽,且無水井設施,有別於其他震洋艇基地。
震洋艇長約五公尺、寬約一點二公尺,木板製,但配置汽車用的發動機,最大速度為二十五節,一人駕駛,每艘艇的艇首特別安裝撞擊引爆的引信,引爆艇內兩百五十公斤高爆炸藥,以達撞沉敵艦效果,因而被俗稱為自殺艇,放置於格納壕內。
台灣的震洋特攻隊一九四四年成立,因戰爭改變,未出任務前日本就宣布投降。
李炳楠表示,格納壕是日據時期的軍事遺跡,極具歷史、軍事文化意義,以及警世與觀光價值,相關單位應做好相關的調查、保存維護及宣揚,事實上,國際間已有類似的做法,如日本廣島原爆和平紀念公園、歐洲的集中營遺址等。
2012-06-24 中國時報 黃如萍/台北報導
監察院日昨審查通過日軍震洋特攻隊在台相關史實與遺蹟之調查補充報告,確認震洋艇的台北基地位於關渡宮左後方山腳下,並非日本文獻上記載的淡水,改寫史料,也讓台灣的日據最後幾年歷史更完整;負責主查的監察委員李炳南說,「百分百確定!」
李炳南表示,關渡震洋艇基地現存三個格納壕,內部互通,監察院將要求新北市府盡快進行歷史重建。民國九十九年,李炳南、周陽山及余騰芳等三位監察委員在調查澎湖西嶼地區日軍遺留下來的銅牆鐵壁彈藥庫時,在國內軍事建築專家楊仁江、地方文史工作者曾文明等人的協助下,意外發現日軍據台時期之震洋特攻隊軍事遺跡。
三位監委乃組專案小組調查,去年初完成全台報告,但僅確定高雄左營、屏東車城及澎湖西嶼、望安等四處震洋艇基地遺跡,日文獻上所說的淡水基地,報告則以未找到為由保留。李炳南說,因為原文史工作者提出的淡水漁人碼頭北方之舊水上機場,位置不夠隱蔽,且無水井設施,有別於其他震洋艇基地。
震洋艇長約五公尺、寬約一點二公尺,木板製,但配置汽車用的發動機,最大速度為二十五節,一人駕駛,每艘艇的艇首特別安裝撞擊引爆的引信,引爆艇內兩百五十公斤高爆炸藥,以達撞沉敵艦效果,因而被俗稱為自殺艇,放置於格納壕內。
台灣的震洋特攻隊一九四四年成立,因戰爭改變,未出任務前日本就宣布投降。
李炳楠表示,格納壕是日據時期的軍事遺跡,極具歷史、軍事文化意義,以及警世與觀光價值,相關單位應做好相關的調查、保存維護及宣揚,事實上,國際間已有類似的做法,如日本廣島原爆和平紀念公園、歐洲的集中營遺址等。
奴才們總以為拒絕向自己主子下跪的人,必定是自己主子對頭的奴才。
Re: 震洋特攻隊隊員憶當年:每活1天 像多活1年
不懂。不懂。不懂。
難道台灣的歷史只剩下懷念日本的特工隊?當初甲午之戰後,台軍抗日的歷史就都湮沒,都屬於叛亂了嗎?
只能大罵:八個壓路。
難道台灣的歷史只剩下懷念日本的特工隊?當初甲午之戰後,台軍抗日的歷史就都湮沒,都屬於叛亂了嗎?
只能大罵:八個壓路。
M1903A3 我最愛
Re: 震洋特攻隊隊員憶當年:每活1天 像多活1年
看過舊日本海軍存活的第一擊墜王坂井三郎與Martin Caidin合著的“侍者”Samurai。提到他被命令出特攻任務。在海洋上空碰到暴雨,決定轉回,把兩架僚機也帶回;另一位也轉回,但是僚機卻在風雨中消失了。數小時前命令他們出特供任務的長官,面無表情的聽完任務報告,命令他們下去休息。
坂井對大本營指揮部除了命令去死,沒有其他好辦法的狀況,非常反感。
但是日本這些侵略四方,壓榨日本小百姓的這些甲級戰犯,又回到了靖國神社。
台灣要記住日據時代最後幾年,要怎麼記呢?是懷念甲級戰犯,還是同情那些小日本兵?這些小日本兵裡,在天皇玉碎的命令下,又有多少還能保持基本人性?有多少認為台兵是“equal”?
坂井對大本營指揮部除了命令去死,沒有其他好辦法的狀況,非常反感。
但是日本這些侵略四方,壓榨日本小百姓的這些甲級戰犯,又回到了靖國神社。
台灣要記住日據時代最後幾年,要怎麼記呢?是懷念甲級戰犯,還是同情那些小日本兵?這些小日本兵裡,在天皇玉碎的命令下,又有多少還能保持基本人性?有多少認為台兵是“equal”?
M1903A3 我最愛
Re: 震洋特攻隊隊員憶當年:每活1天 像多活1年
黑船事件後為了日本存亡
幕末時期兵法家吉田松蔭
規劃了擴張戰略大方向
基本上後100年是完全照計畫實踐
膽子奇大野心奇狂
不過幕末時期的人
是料想不到原子彈的
幕末時期兵法家吉田松蔭
規劃了擴張戰略大方向
基本上後100年是完全照計畫實踐
膽子奇大野心奇狂
不過幕末時期的人
是料想不到原子彈的
一個人穿上百年髒鞋六十年染上香港腳
你可以說他腳臭但你不能說他是香港人
你可以說他腳臭但你不能說他是香港人
Re: 震洋特攻隊隊員憶當年:每活1天 像多活1年
CA1903大,
小弟想, 換個角度看, 承認, 並面對發堀那段歷史, 這應該才是對歷史負責任的態度吧. 某些人去靖國神社, 是因為他們家人在裡面. 靖國神社裡頭, 並不是只有甲級戰犯.....可是, 回過頭來看, 靖國神社對一般台灣人重要嗎? 別開玩笑了, 誰有空理他?
勝者為王, 不管誰是贏家, 倒楣的都是下面的平頭百姓. 說白了, 檯轎的笨, 搖旗吶喊的蠢, 賣命的呆, 被逼賣命的......悲哀.....
小弟想, 換個角度看, 承認, 並面對發堀那段歷史, 這應該才是對歷史負責任的態度吧. 某些人去靖國神社, 是因為他們家人在裡面. 靖國神社裡頭, 並不是只有甲級戰犯.....可是, 回過頭來看, 靖國神社對一般台灣人重要嗎? 別開玩笑了, 誰有空理他?
勝者為王, 不管誰是贏家, 倒楣的都是下面的平頭百姓. 說白了, 檯轎的笨, 搖旗吶喊的蠢, 賣命的呆, 被逼賣命的......悲哀.....
官待民如芻狗, 民視官如仇寇!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0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