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文件的兩個精彩片段
版主: Hammer
中美文件的兩個精彩片段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 ... 36,00.html
2006.09.27 中國時報
中美文件的兩個精彩片段
傅建中
尼克森破口大罵台獨「台灣獨立運動」(英文簡稱TIM),對美國政治人物而言,是個極其複雜而又難懂的問題,既使深通外交和中國事務的尼克森總統也不例外。新解密的中美外交文件有一份尼克森和季辛吉,白宮幕僚長哈德門談台獨問題的簡短記錄,時間是一九七二年三月十三日上午八點多。尼克森提起台獨運動時,嘴裡不時以hell(地獄) goddamn(混帳)的字眼大罵。
那時尼克森剛從中國訪問歸來不久,美國的輿論多認為美國出賣了台灣,連一向不理會台灣的紐約時報也加以聲援,寫了篇「被遺忘了的台灣人」的社論,有的專欄作家則主張台灣應宣布獨立,脫離中國,這些言論引起了尼克森的注意。
他知道蔣介石強烈反對台獨,中共也是如此,至於日本,是否也反對,尼克森就不甚了解,因此他問季辛吉:「台獨運動到底是什麼鬼東西?(What in the hell is the Taiwan Independence Movement all about?)」
季辛吉答說:「現在不是什麼顯著的運動,兩個中國政府都強烈反對,蔣介石還把台獨運動領袖關了起來,他(指彭明敏)現在美國流亡。」
尼克森訪中後,美國輿論同情台灣,甚至鼓勵台獨,讓尼克森懷疑國務院故意洩漏消息,乃至推動台獨,所以很生氣,破口大罵說:「真是混帳!你們聽說過台獨運動嗎!(That’s so goddamn─have you ever heard of theTaiwan Independence Movement?)老季答說「沒有」,哈德門雖聽說過,但表示微不足道。
由於尼克森懷疑國務院在台獨問題上推波助瀾,季辛吉藉機踩了國務卿羅吉斯一腳,說是在這個問題上確實有點風波,他舉例並極其誇大地說:「他在最後(指尼克森訪華的尾聲時)總共挑了五百個毛病(500 other nit-picks)」。
尼克森難以置信的說:「什麼,五百個毛病!」(what 500?)
這時季辛吉才改口說,大概有十五到十八個,在這些毛病(nit-picks)中,包括「台獨」運動。但美國主張這個問題 由中國人自己解決,老季說:「台灣人自然是中國人」。尼克森同意。
季辛吉末了說,美國從沒支持過台獨,但也沒說過反對(oppose),基本上是不鼓勵(not encourage it),至於台灣人要出走,分離(secede),老季說:「那是他們的事」。尼季關於台獨的對話,到此結束,全部時間不過五分鐘而已(從八點二十三到二十八分)。
蔣介石封殺美國承認外蒙
二次大戰後,蔣介石和蘇聯簽定中蘇友好條約,葬送了外蒙,大概這是他的心中之痛。退守台灣後,中華民國宣稱廢除中蘇條約,外蒙自然也就再度納入中國版圖。從此之後,只要有國家要承認外蒙,蔣必誓死反對,為了外蒙加入聯合國,蔣要動用否決權,葉公超主張彈性作法,觸怒了蔣,因此被星夜從美國召回,從此打入冷宮。
美蘇冷戰期間,由於外蒙處於中蘇之間的戰略地位,最適合做為美國的監聽站(listening post),故美國時有承認外蒙之說。
解密的美中關係文件顯示,國務卿羅吉斯是主張承認外蒙最力的人。早在一九六九年四月十日,他就上了個報告給尼克森,還附了東亞事務助卿威廉彭岱三月十六日關於承認外蒙的研究。
季辛吉三月十八日給尼克森的簡報備忘錄,也提到外蒙出席在華府召開的國際衛星會議的代表以及駐印度大使都曾與美國代表接觸,表示與美國建交的興趣。
蔣介石在台北這時也得到美國有意承認外蒙的消息,在五月十日那天把美駐華大使馬康衛召去,表示「意外和震驚」,因為尼克森了解狀況,而且和他有極為友好的關係,難道尼克森還不如甘迺迪和詹森嗎?甘、詹二人都能在承認外蒙一事上懸崖勒馬。
季辛吉把馬康衛與蔣介石的談話作了個摘要,連同馬的電報全文一併在五月十三日呈給尼克森。尼在老季的報告上批示:「季,他(指蔣)既是如此反對,不值得去做。告訴國務院別再接觸了(Tell State to knock off feeler)」。羅吉斯承認外蒙的建議,就此胎死腹中,羅雖不死心,但每次舊事重提,都被尼克森打了回票。
中美文件認為,蔣介石封殺美國承認外蒙,是蔣在尼克森尋求與中共關係「正常化」,外交戰場上節節敗退中唯一的勝利。美國直到一九八七年,才和外蒙正式建交,遲了將近二十年。
2006.09.27 中國時報
中美文件的兩個精彩片段
傅建中
尼克森破口大罵台獨「台灣獨立運動」(英文簡稱TIM),對美國政治人物而言,是個極其複雜而又難懂的問題,既使深通外交和中國事務的尼克森總統也不例外。新解密的中美外交文件有一份尼克森和季辛吉,白宮幕僚長哈德門談台獨問題的簡短記錄,時間是一九七二年三月十三日上午八點多。尼克森提起台獨運動時,嘴裡不時以hell(地獄) goddamn(混帳)的字眼大罵。
那時尼克森剛從中國訪問歸來不久,美國的輿論多認為美國出賣了台灣,連一向不理會台灣的紐約時報也加以聲援,寫了篇「被遺忘了的台灣人」的社論,有的專欄作家則主張台灣應宣布獨立,脫離中國,這些言論引起了尼克森的注意。
他知道蔣介石強烈反對台獨,中共也是如此,至於日本,是否也反對,尼克森就不甚了解,因此他問季辛吉:「台獨運動到底是什麼鬼東西?(What in the hell is the Taiwan Independence Movement all about?)」
季辛吉答說:「現在不是什麼顯著的運動,兩個中國政府都強烈反對,蔣介石還把台獨運動領袖關了起來,他(指彭明敏)現在美國流亡。」
尼克森訪中後,美國輿論同情台灣,甚至鼓勵台獨,讓尼克森懷疑國務院故意洩漏消息,乃至推動台獨,所以很生氣,破口大罵說:「真是混帳!你們聽說過台獨運動嗎!(That’s so goddamn─have you ever heard of theTaiwan Independence Movement?)老季答說「沒有」,哈德門雖聽說過,但表示微不足道。
由於尼克森懷疑國務院在台獨問題上推波助瀾,季辛吉藉機踩了國務卿羅吉斯一腳,說是在這個問題上確實有點風波,他舉例並極其誇大地說:「他在最後(指尼克森訪華的尾聲時)總共挑了五百個毛病(500 other nit-picks)」。
尼克森難以置信的說:「什麼,五百個毛病!」(what 500?)
這時季辛吉才改口說,大概有十五到十八個,在這些毛病(nit-picks)中,包括「台獨」運動。但美國主張這個問題 由中國人自己解決,老季說:「台灣人自然是中國人」。尼克森同意。
季辛吉末了說,美國從沒支持過台獨,但也沒說過反對(oppose),基本上是不鼓勵(not encourage it),至於台灣人要出走,分離(secede),老季說:「那是他們的事」。尼季關於台獨的對話,到此結束,全部時間不過五分鐘而已(從八點二十三到二十八分)。
蔣介石封殺美國承認外蒙
二次大戰後,蔣介石和蘇聯簽定中蘇友好條約,葬送了外蒙,大概這是他的心中之痛。退守台灣後,中華民國宣稱廢除中蘇條約,外蒙自然也就再度納入中國版圖。從此之後,只要有國家要承認外蒙,蔣必誓死反對,為了外蒙加入聯合國,蔣要動用否決權,葉公超主張彈性作法,觸怒了蔣,因此被星夜從美國召回,從此打入冷宮。
美蘇冷戰期間,由於外蒙處於中蘇之間的戰略地位,最適合做為美國的監聽站(listening post),故美國時有承認外蒙之說。
解密的美中關係文件顯示,國務卿羅吉斯是主張承認外蒙最力的人。早在一九六九年四月十日,他就上了個報告給尼克森,還附了東亞事務助卿威廉彭岱三月十六日關於承認外蒙的研究。
季辛吉三月十八日給尼克森的簡報備忘錄,也提到外蒙出席在華府召開的國際衛星會議的代表以及駐印度大使都曾與美國代表接觸,表示與美國建交的興趣。
蔣介石在台北這時也得到美國有意承認外蒙的消息,在五月十日那天把美駐華大使馬康衛召去,表示「意外和震驚」,因為尼克森了解狀況,而且和他有極為友好的關係,難道尼克森還不如甘迺迪和詹森嗎?甘、詹二人都能在承認外蒙一事上懸崖勒馬。
季辛吉把馬康衛與蔣介石的談話作了個摘要,連同馬的電報全文一併在五月十三日呈給尼克森。尼在老季的報告上批示:「季,他(指蔣)既是如此反對,不值得去做。告訴國務院別再接觸了(Tell State to knock off feeler)」。羅吉斯承認外蒙的建議,就此胎死腹中,羅雖不死心,但每次舊事重提,都被尼克森打了回票。
中美文件認為,蔣介石封殺美國承認外蒙,是蔣在尼克森尋求與中共關係「正常化」,外交戰場上節節敗退中唯一的勝利。美國直到一九八七年,才和外蒙正式建交,遲了將近二十年。
奴才們總以為拒絕向自己主子下跪的人,必定是自己主子對頭的奴才。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6/new ... day-p8.htm
美中外交機鋒 美官員揭秘
〔駐美特派員曹郁芬/華府二十五日報導〕「請問對於美中關係正常化,中國是否還有任何問題?」中國領導人鄧小平不慌不忙地說:「當然,問題大了,中國的台灣省正在強烈抗議!」
卡特時代的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布里辛斯基二十五日在國務院與喬治華盛頓大學舉行的一場研討會中,說了一個讓與會者大笑的笑話。
雖然國務院最近解密的機密文件披露了一九六九至七二年美中建交的秘辛,但曾親臨歷史現場的美國高層官員,更藉由一則則小故事,透露了美中領導人言語間的外交機鋒。
在這場研討會中,曾陪伴國家安全顧問季辛吉密訪中國進行歷史性破冰之旅的羅德說,歷史總記載季辛吉是冷戰時期進入中國的第一位美國政治家,但他下飛機時擠在前面,應叫他第一名。
曾任柯林頓政府國務院亞太助卿的羅德說,大家以為季辛吉在飛機上最擔心的是要和周恩來談什麼?其實假裝肚子痛溜到中國的季辛吉最在意的是和周恩來談判時沒有合適的襯衫可穿,所以他向何立志借了襯衫,把自己搞得像隻企鵝。
老布希時代的國家安全顧問史考克羅透露,布希上任後最想做的就是和中國領導人會面,為表示誠意,首次訪問中國從德州帶了整套的烤肉大餐,結果中方官員撥弄半天,毫無興趣動口。天安門事件後,他奉布希之命和中國駐美大使館接觸,希望派特使赴中國,獲鄧小平同意他立刻前往。原本以為是秘密任務,結果他和中國官員餐宴中正要舉杯共祝時,進來了一批記者。
史考克羅知道這是中方的伎倆,他不知該拒絕舉杯把任務搞砸,還是讓美中高官歡宴的照片外露,回國後讓美國媒體修理他?他選擇了後者。
他還說,雷根總統對台極友好,競選時聲稱要恢復與台邦交。當選後卻派副總統布希赴中解釋,雷根言論是選舉語言,美中關係不會有變。不料就在布希和鄧小平談話時,雷根又發表反共言論,讓鄧小平氣得向布希大喊:「他又來了!」
美中外交機鋒 美官員揭秘
〔駐美特派員曹郁芬/華府二十五日報導〕「請問對於美中關係正常化,中國是否還有任何問題?」中國領導人鄧小平不慌不忙地說:「當然,問題大了,中國的台灣省正在強烈抗議!」
卡特時代的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布里辛斯基二十五日在國務院與喬治華盛頓大學舉行的一場研討會中,說了一個讓與會者大笑的笑話。
雖然國務院最近解密的機密文件披露了一九六九至七二年美中建交的秘辛,但曾親臨歷史現場的美國高層官員,更藉由一則則小故事,透露了美中領導人言語間的外交機鋒。
在這場研討會中,曾陪伴國家安全顧問季辛吉密訪中國進行歷史性破冰之旅的羅德說,歷史總記載季辛吉是冷戰時期進入中國的第一位美國政治家,但他下飛機時擠在前面,應叫他第一名。
曾任柯林頓政府國務院亞太助卿的羅德說,大家以為季辛吉在飛機上最擔心的是要和周恩來談什麼?其實假裝肚子痛溜到中國的季辛吉最在意的是和周恩來談判時沒有合適的襯衫可穿,所以他向何立志借了襯衫,把自己搞得像隻企鵝。
老布希時代的國家安全顧問史考克羅透露,布希上任後最想做的就是和中國領導人會面,為表示誠意,首次訪問中國從德州帶了整套的烤肉大餐,結果中方官員撥弄半天,毫無興趣動口。天安門事件後,他奉布希之命和中國駐美大使館接觸,希望派特使赴中國,獲鄧小平同意他立刻前往。原本以為是秘密任務,結果他和中國官員餐宴中正要舉杯共祝時,進來了一批記者。
史考克羅知道這是中方的伎倆,他不知該拒絕舉杯把任務搞砸,還是讓美中高官歡宴的照片外露,回國後讓美國媒體修理他?他選擇了後者。
他還說,雷根總統對台極友好,競選時聲稱要恢復與台邦交。當選後卻派副總統布希赴中解釋,雷根言論是選舉語言,美中關係不會有變。不料就在布希和鄧小平談話時,雷根又發表反共言論,讓鄧小平氣得向布希大喊:「他又來了!」
外交部前次長楊西崑曾提議「中華台灣共和國」
【華盛頓特派員張宗智/二十五日電】
美國國務院甫公布的一份解密文件,前中華民國外交部次長楊西崑一九七一年曾私下向美國駐華大使馬康衛表示,退出聯合國後的台灣政府應完全和中國大陸脫離關係,成立「中華台灣共和國」,並透過全島公投和普選,決定台灣前途。
一九七一年十月廿五日台灣退出聯合國後不久,楊西崑約馬康衛見面。根據這一馬康衛在一九七一年十一月卅日發回美國的極機密電報,楊西崑不僅針對退出聯合國後的台灣前途提出不少應和大陸分離的想法,並嚴詞批評蔣夫人宋美齡等保守的孔宋家族成員。
楊西崑對馬康衛說,他一九七○年下旬曾向蔣介石表達,中華民國若退出聯合國,就是「最終的政治自殺」,楊在退出聯合國後也曾向蔣坦率建言,他發現蔣還願意包容傾聽。
在馬康衛的報告中,楊西崑甚至要蔣介石不久就應向全世界宣告,台灣的政府和在大陸的政府是完全分離的,「也和大陸毫無關係」;在宣布的同時,將台灣的政府重新命名為「中華台灣共和國」(the Chinese Republic of Taiwan)。
此外,楊西崑還向馬康衛表示,蔣總統周圍多數策士也察覺有必要採取某些積極的動作,對抗中共在國際上孤立中華民國、並要求國際承認中共擁有把台灣納為中國領土一部分的行動。
但楊西崑也指出,採取積極動作的思維最大的阻力來自蔣宋美齡,她堅持「反攻大陸」寸步不讓;蔣夫人對蔣總統有極大的影響力,而她又深受姪兒孔令侃影響,可是孔令侃又極具傷害力。
文件中指楊西崑言談中對孔宋家族死硬派的不屑,還說孔宋家族多數成員當年在中共開始進逼時,最早撤到安全的地方。
楊西崑並對馬康衛說,他認為蔣總統應該儘快運用緊急處分權,避開憲法,解散所有類似國會的機構,重新建立由三分之二台籍人士,三分之一大陸省籍人士組成的單一國會代表機構。
楊西崑強調,新政府的內閣應納入部分台籍和年輕人;總統的緊急處分權應包括透過全島公投和普選,定台灣的前途。
楊西崑說,蔣介石在第二年春天,也就是該任期屆滿前完成這些基礎工作後,就可以退居一個榮譽職務,擔任改革後的(國民)黨魁,或類似毛澤東地位的資政,國家元首由副總統嚴家淦接任,蔣經國擔任行政院長。
楊西崑對外長周書楷的作為並不認同,反而與被蔣介石冷凍的前外長葉公超及前駐美大使蔣廷黼理念相近;政府資深官員中,務實、開明但尚未表態的有副總統嚴家淦、總統府秘書長張群、國安會秘書長黃少谷及國民黨秘書長張寶樹。
國家大改革也需要外力,尤其是美國政府的支持。楊西崑向馬康衛點名美國副總統安格紐,以及多位蔣總統熟識的美國國會及軍方友人。
不過,馬康衛雖形容楊西崑相當幹練,但也直指楊西崑不切實際,觀點只能反應外圍的思考,大膽,卻低估了中華民國領導人無可逃避的現實複雜性。
馬康衛並表示,楊西崑倡議改變中華民國的國際人格,卻可能低估了國內外的後果。同樣的,馬康衛在報告中,也不認為蔣總統會如楊西崑所期待,能一舉掃除既有的機構及承諾,建立一個由三分之二台灣人,三分之一大陸人組成的立法機構。
【2006/09/26 聯合報】
【華盛頓特派員張宗智/二十五日電】
美國國務院甫公布的一份解密文件,前中華民國外交部次長楊西崑一九七一年曾私下向美國駐華大使馬康衛表示,退出聯合國後的台灣政府應完全和中國大陸脫離關係,成立「中華台灣共和國」,並透過全島公投和普選,決定台灣前途。
一九七一年十月廿五日台灣退出聯合國後不久,楊西崑約馬康衛見面。根據這一馬康衛在一九七一年十一月卅日發回美國的極機密電報,楊西崑不僅針對退出聯合國後的台灣前途提出不少應和大陸分離的想法,並嚴詞批評蔣夫人宋美齡等保守的孔宋家族成員。
楊西崑對馬康衛說,他一九七○年下旬曾向蔣介石表達,中華民國若退出聯合國,就是「最終的政治自殺」,楊在退出聯合國後也曾向蔣坦率建言,他發現蔣還願意包容傾聽。
在馬康衛的報告中,楊西崑甚至要蔣介石不久就應向全世界宣告,台灣的政府和在大陸的政府是完全分離的,「也和大陸毫無關係」;在宣布的同時,將台灣的政府重新命名為「中華台灣共和國」(the Chinese Republic of Taiwan)。
此外,楊西崑還向馬康衛表示,蔣總統周圍多數策士也察覺有必要採取某些積極的動作,對抗中共在國際上孤立中華民國、並要求國際承認中共擁有把台灣納為中國領土一部分的行動。
但楊西崑也指出,採取積極動作的思維最大的阻力來自蔣宋美齡,她堅持「反攻大陸」寸步不讓;蔣夫人對蔣總統有極大的影響力,而她又深受姪兒孔令侃影響,可是孔令侃又極具傷害力。
文件中指楊西崑言談中對孔宋家族死硬派的不屑,還說孔宋家族多數成員當年在中共開始進逼時,最早撤到安全的地方。
楊西崑並對馬康衛說,他認為蔣總統應該儘快運用緊急處分權,避開憲法,解散所有類似國會的機構,重新建立由三分之二台籍人士,三分之一大陸省籍人士組成的單一國會代表機構。
楊西崑強調,新政府的內閣應納入部分台籍和年輕人;總統的緊急處分權應包括透過全島公投和普選,定台灣的前途。
楊西崑說,蔣介石在第二年春天,也就是該任期屆滿前完成這些基礎工作後,就可以退居一個榮譽職務,擔任改革後的(國民)黨魁,或類似毛澤東地位的資政,國家元首由副總統嚴家淦接任,蔣經國擔任行政院長。
楊西崑對外長周書楷的作為並不認同,反而與被蔣介石冷凍的前外長葉公超及前駐美大使蔣廷黼理念相近;政府資深官員中,務實、開明但尚未表態的有副總統嚴家淦、總統府秘書長張群、國安會秘書長黃少谷及國民黨秘書長張寶樹。
國家大改革也需要外力,尤其是美國政府的支持。楊西崑向馬康衛點名美國副總統安格紐,以及多位蔣總統熟識的美國國會及軍方友人。
不過,馬康衛雖形容楊西崑相當幹練,但也直指楊西崑不切實際,觀點只能反應外圍的思考,大膽,卻低估了中華民國領導人無可逃避的現實複雜性。
馬康衛並表示,楊西崑倡議改變中華民國的國際人格,卻可能低估了國內外的後果。同樣的,馬康衛在報告中,也不認為蔣總統會如楊西崑所期待,能一舉掃除既有的機構及承諾,建立一個由三分之二台灣人,三分之一大陸人組成的立法機構。
【2006/09/26 聯合報】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 ... 89,00.html
2006.09.29 中國時報
中美文件拾零
傅建中
美國務院新公布的中國關係文件第十七卷,涉及美中關係解凍和美與中華民國關係急轉直下的關鍵年代,其內容有如一座寶庫,值得細讀,深深挖掘,只是全書將近一千二百頁,不是一口氣就能消化殆盡,可是即使是信手翻閱,也會發現一些前所未聞的有趣事情,以下即是筆者閱讀這部歷史文獻意想不到的收穫,願與讀者共享。
(一)尼克森的得意之作:「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
尼克森和周恩來在一九七二年所簽定的「上海公報」,其中最著名的一段話,是美國對於台灣問題表述。美國的立場是:「在台灣海峽兩邊的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美國政府對這一立場不提出異議。」
前項公報發表一星期後(三月六日),尼克森在白宮接見中華民國駐美大使沈劍虹時,尼氏很得意的透露,「中國的一部份」(a partof China)這個說法是他親筆寫進公報的。
參加尼克森與沈劍虹會談的季辛吉,向沈解釋「上海公報」的特色時指出:中共沒有在公報中攻擊「中美共同防禦條約」,中共說「台灣是中國的一省」,而美國說「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此時尼克森插話說:「這是我寫進去的。我用的字眼是『一部份』而不是『省』。(I wrote That in. I used the word “part”instead of “province”)
尼克森接著對沈劍虹說:「對美國人而言,省表示的是降格(downgrading),可是中國人不這麼想,他們把全國都分成一省,一省的,你是知道的。可是在我們國家,省這個字的意思是低一級(a lower level),不是平等的地位(not an equal level)。」
尼克森當然沒能預見,台灣人當家作主後,已不接受「台灣是中國一部份」的說法,而聲稱「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真是「物換星移幾度秋,閣中帝子今安在?」
(二)周書楷對釣魚台的失言
一九七一年底(十二月三十日),外交部長周書楷由駐美大使沈劍虹陪同,去佛羅里達州的南方白宮見季辛吉。會談中周書楷提到困擾中華民國的釣魚台問題,以及為了釣魚台和日本的爭議,周希望美國出面助台灣一臂之力,請日本在這個問題上少說話,季辛吉答應向日本提出釣魚台之事,不過他將了周一軍說:你們不想把這些小島要回來,只是避免為此爭吵,對不對?
周書楷居然答說:「對的」(Yes, that’sright)這樣的說法,就等於說我們不想要釣魚台,果真如此,那就是周的嚴重失言。但願他只是說溜了嘴,只是後來的人研究釣魚台,就會根據這一記載,說中華民國的外長親口告訴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台灣並不想要釣魚台。周書楷已經故去,死無對證,想改都不可能了,這是很不幸的。
周還把外蒙和釣魚台相提並論,說是日本對外蒙很有興趣,他的弦外之音是日本並不想要外蒙古,可是中華民國對日本想染指外蒙會很敏感的,因為周同時提到西藏,還被老季揶揄,說是「你們對西藏有興趣」,引得在座的人大笑。
(三)季辛吉告黃華將撤除在台核武
美國是於一九七四年五月一日正式通知中華民國政府,將撤除在台灣的核子武器,那天美駐台北大使館代辦來天惠拜會行政院長蔣經國時,透露了這個訊息。但早在頭一年十一月季辛吉訪問北京和周恩來會談時,就已向中共通報了美國這一決定。
可是現在解密的中美文件顯示,比一九七三年更早的時候,季辛吉已經向中共駐聯合國大使黃華推心置腹,說是美國在一九七二年底以前,要把在台灣的核武減少百分之五十。老季向黃華作此宣布時是一九七二年四月十二日,地點是紐約,比來天惠照會蔣經國時,早了整整兩年,中華民國在季辛吉心目中是什麼地位,也就可想而知了,而筆者披閱中美文件至此,不得不掩卷嘆息!
2006.09.29 中國時報
中美文件拾零
傅建中
美國務院新公布的中國關係文件第十七卷,涉及美中關係解凍和美與中華民國關係急轉直下的關鍵年代,其內容有如一座寶庫,值得細讀,深深挖掘,只是全書將近一千二百頁,不是一口氣就能消化殆盡,可是即使是信手翻閱,也會發現一些前所未聞的有趣事情,以下即是筆者閱讀這部歷史文獻意想不到的收穫,願與讀者共享。
(一)尼克森的得意之作:「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
尼克森和周恩來在一九七二年所簽定的「上海公報」,其中最著名的一段話,是美國對於台灣問題表述。美國的立場是:「在台灣海峽兩邊的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美國政府對這一立場不提出異議。」
前項公報發表一星期後(三月六日),尼克森在白宮接見中華民國駐美大使沈劍虹時,尼氏很得意的透露,「中國的一部份」(a partof China)這個說法是他親筆寫進公報的。
參加尼克森與沈劍虹會談的季辛吉,向沈解釋「上海公報」的特色時指出:中共沒有在公報中攻擊「中美共同防禦條約」,中共說「台灣是中國的一省」,而美國說「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此時尼克森插話說:「這是我寫進去的。我用的字眼是『一部份』而不是『省』。(I wrote That in. I used the word “part”instead of “province”)
尼克森接著對沈劍虹說:「對美國人而言,省表示的是降格(downgrading),可是中國人不這麼想,他們把全國都分成一省,一省的,你是知道的。可是在我們國家,省這個字的意思是低一級(a lower level),不是平等的地位(not an equal level)。」
尼克森當然沒能預見,台灣人當家作主後,已不接受「台灣是中國一部份」的說法,而聲稱「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真是「物換星移幾度秋,閣中帝子今安在?」
(二)周書楷對釣魚台的失言
一九七一年底(十二月三十日),外交部長周書楷由駐美大使沈劍虹陪同,去佛羅里達州的南方白宮見季辛吉。會談中周書楷提到困擾中華民國的釣魚台問題,以及為了釣魚台和日本的爭議,周希望美國出面助台灣一臂之力,請日本在這個問題上少說話,季辛吉答應向日本提出釣魚台之事,不過他將了周一軍說:你們不想把這些小島要回來,只是避免為此爭吵,對不對?
周書楷居然答說:「對的」(Yes, that’sright)這樣的說法,就等於說我們不想要釣魚台,果真如此,那就是周的嚴重失言。但願他只是說溜了嘴,只是後來的人研究釣魚台,就會根據這一記載,說中華民國的外長親口告訴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台灣並不想要釣魚台。周書楷已經故去,死無對證,想改都不可能了,這是很不幸的。
周還把外蒙和釣魚台相提並論,說是日本對外蒙很有興趣,他的弦外之音是日本並不想要外蒙古,可是中華民國對日本想染指外蒙會很敏感的,因為周同時提到西藏,還被老季揶揄,說是「你們對西藏有興趣」,引得在座的人大笑。
(三)季辛吉告黃華將撤除在台核武
美國是於一九七四年五月一日正式通知中華民國政府,將撤除在台灣的核子武器,那天美駐台北大使館代辦來天惠拜會行政院長蔣經國時,透露了這個訊息。但早在頭一年十一月季辛吉訪問北京和周恩來會談時,就已向中共通報了美國這一決定。
可是現在解密的中美文件顯示,比一九七三年更早的時候,季辛吉已經向中共駐聯合國大使黃華推心置腹,說是美國在一九七二年底以前,要把在台灣的核武減少百分之五十。老季向黃華作此宣布時是一九七二年四月十二日,地點是紐約,比來天惠照會蔣經國時,早了整整兩年,中華民國在季辛吉心目中是什麼地位,也就可想而知了,而筆者披閱中美文件至此,不得不掩卷嘆息!
奴才們總以為拒絕向自己主子下跪的人,必定是自己主子對頭的奴才。
所謂的「退出聯合國」聽起來好像是我方不憤,主動退出。MikeH 寫:一九七一年十月廿五日台灣退出聯合國後不久....
實際情況很不堪,中華民國是被趕出來的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 ... iant=zh-tw
聯合國憲章規定新成員加入必須由大會和安理會表決同意
身為五強的中華民國既然在安理會有否決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能以正規途徑加入
最後想出的辦法是由大會通過上面那份 2758 決議
釜底抽薪讓中華民國完全沒有活動餘地
Wiki 英文版也提到
However, the ROC was asked if it wanted to remain in the United Nations as a separate country, but not as the lawful representative of the Chinese people. Dictatorship Chiang Kai-shek refused the invitation, saying he would not allow the ROC to be a member of the UN if the PRC was allowed in.
老蔣當時有他的政治考量 但這真的是讓後人捶心肝啊
身為五強的中華民國既然在安理會有否決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能以正規途徑加入
最後想出的辦法是由大會通過上面那份 2758 決議
釜底抽薪讓中華民國完全沒有活動餘地
Wiki 英文版也提到
However, the ROC was asked if it wanted to remain in the United Nations as a separate country, but not as the lawful representative of the Chinese people. Dictatorship Chiang Kai-shek refused the invitation, saying he would not allow the ROC to be a member of the UN if the PRC was allowed in.
老蔣當時有他的政治考量 但這真的是讓後人捶心肝啊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0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