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歲八百壯士倖存者求辦醫保遭拒:你去台灣吧

你爺爺和我爺爺的事

版主: Hammer

回覆文章
marrins2
文章: 4538
註冊時間: 週二 8月 17, 2004 12:03 am
來自: 地球
聯繫:

90歲八百壯士倖存者求辦醫保遭拒:你去台灣吧

文章 marrins2 » 週日 1月 23, 2011 11:08 pm

2011年01月23日 08:52
來源:羊城晚報 作者:吳志維
http://big5.ifeng.com/gate/big5/news.if ... 34_0.shtml
編者按:楊老先生早期從軍經歷以及參加淞滬會戰的經歷頗有值得推敲之處,現列明以饗讀者。

1.1936年正月在什邡參軍。

疑問:參加了淞滬會戰的川軍第43軍(全軍僅含26師一個師)在抗日戰爭爆發前,駐防貴州省南部都勻、獨山一帶。目前沒有查到43軍在四川腹地有徵兵記錄。至於隸屬於南京國民政府的第88師更不可能在1936年到四川徵兵。

2.駐防蘇州河。

疑問:無論是川軍楊森部(駐防蘊藻濱),還是劉雨卿部(駐防大場)都未駐防蘇州河

本文摘自《羊城晚報》2011年1月22日06版 作者:吳志維 原題為:我們不怕死亡我們怕被遺忘——歸來的壯士楊根奎

他,曾經在四行倉庫作為敢死隊長,血戰沙場;他,曾經在日本戰俘營作為苦力,死裏逃生;他,曾經在“文革”時期作為“黑五類”,受盡折磨;他,作為一代抗戰老兵,至今生活貧困……是否該為老兵當年緊握鋼槍的手,換上一束康乃馨?

1、突然出現的壯士

四行倉庫保衛戰的七十多年後,楊養正一直被視為“八百壯士”的最後一位。

楊養正病逝前的12天,2010年12月4日,一位90歲的老人悄然來到建川博物館。在淞滬會戰的展廳裏,他搶過講解員的話鋒:“我當時就是守四行的。”接著繪聲繪色地講述著當時與日軍肉搏的細節:“我抓起一把手槍,腰桿上別4顆手榴彈,帶了40多個人衝了出去。有個鬼子兵端著刺刀長槍朝我刺來,我頭一偏,刺刀在左額頭上挑開一道血口子,我甩槍把他給撂翻……”

老人濃重的四川口音,讓73年前那場著名戰鬥,重新呈現在人們的眼前。

老人自稱楊根奎,90歲,四行倉庫保衛戰的老兵。聞訊趕來的博物館館長樊建川為證實老人的身份,故意將謝晉元遇刺的地點說成在操場上,老人馬上糾正:“不是在操場上。”

“中國壯士1931-1945”群雕廣場,他找到謝晉元的雕像,摘下手套,脫帽,立正,敬禮:“團長,部下楊根奎,第一營第二連第一排中尉排長。抗戰(戰鬥)結束,退入英租界。我給您敬禮了。”在蔣中正的雕像前,老人深深鞠躬之後,肅然立正:“蔣委員長,部下楊根奎給您敬禮了……”隨後,他又給周恩來、毛澤東、朱德的雕像依次敬禮。

在“中國老兵手印廣場”,老人留下了右手的手印。他說,他看到中央電視臺播出的《崢嶸歲月》,簡直不敢相信真有紀念正面戰場抗戰的博物館,於是讓侄兒帶他來這裡。他掏出一個小木盒,推開蓋子,裏面是三枚銅質證章:“抗戰勝利章”(編號6716),“中訓團軍真蓉榮譽章軍官證No.191”和一枚上有“24中隊3909”字樣的證章。“我要在淞滬會戰的展廳裏,把這三枚證章捐贈給建川博物館。”楊根奎說。

楊根奎,這位“最後之後”的“八百壯士”,就這樣走進了我們的視野。

2、“八百壯士”

1921年3月,楊根奎出生於四川省金堂縣白果場(現白果鎮)紅廟村的一戶三代鐵匠的貧苦家庭。1936年農曆正月三十在什邡參軍。入伍前,名叫“楊耀輝”,入伍後改名“楊根奎”。

1937年8月13日,淞滬會戰爆發。部隊奉命開赴上海,部署于蘇州河沿岸。10月26日,謝晉元副團長率領524團第一營接管四行倉庫,掩護部隊撤退。此時,楊根奎已升任第一營第二連第一排中尉排長。他清楚記得當年謝晉元的講話:“我們堅守四行倉庫,死守四行倉庫,是牽制日軍,掩護撤退,四行是我們的墳墓!”

將近800人的加強營,經淞滬會戰的消耗,減員嚴重。楊根奎說,那時保衛四行倉庫的總人數為397人。為迷惑日軍,中國軍隊用“524團”代替“第一營”,對外號稱“八百壯士”。

謝晉元將一連部署在四行倉庫右翼,三連在左翼,二連在中央負責週邊守備。楊根奎所在的二連三個排擺成三角形,打退敵人從左中右三個方向的瘋狂進攻。此時,為後人熟知的“最後的八百壯士”楊養正,當時叫楊得餘,任524團一營一連一排排長,他正帶著一個排,約30人,守在四行倉庫旁一幢三層高的磚瓦房中。

3、突圍敢死隊

四行倉庫臨近公共租界,日軍不敢用海軍炮火攻擊,也不敢像在其他地方那樣使用芥子毒氣。於是,日軍調來騎兵衝鋒。楊根奎指揮機槍集中火力先打馬。落馬的騎兵步履蹣跚,成了捷克式機槍的活靶子。

日軍的進攻非常猛烈。楊根奎回憶:“我們排的一個機槍手,被日軍機槍擊中,是連續中彈,整個人都被打穿了。正面的槍眼很小,背後卻穿出碗口個洞,瞬間就倒地了。”

29日,外籍人士派代表向國民政府遞交請願書,要求以“人道主義原因”停止戰鬥,日軍指揮官松井石根也表示同意並保證中國守軍撤退。10月31日午夜至11月1日淩晨,謝晉元帶領376人分批通過新垃圾橋撤入公共租界。楊根奎的二連一排40人,作為突圍敢死隊,每人一支手槍,四顆手榴彈。按照預先部署,部隊用重機槍掩護楊根奎的敢死隊。敢死隊佔據有利地形後,再掩護其他人撤退。英國人的重機槍也開了火。在這次戰鬥中,約有10人負傷,楊根奎左額頭上被日軍刺刀挑開一道口子,左手腕骨折。而楊養正被彈片奪去了左眼。淩晨2時,所有守軍均完成撤退。

4、壯士淪為戰俘

此時,松井石根反悔了,威脅英國方面,如果讓謝晉元部離開,就要入侵租界。於是,謝晉元部被英軍沒收武器並限制自由,淪為“國際俘虜”,送至義大利防區的膠州路進行隔離。

此時,蔣中正晉陞了所有參加四行倉庫保衛戰的軍人的軍銜(各晉一級),楊根奎也被晉陞為上尉連長。在“孤軍營”中被羈押三年後,1941年4月24日淩晨5點,謝晉元被刺殺身亡。“八百壯士”無限悲痛,決定鑄造謝團長紀念像章。楊根奎說:“這枚謝晉元紀念章,孤軍營每人一枚。後來它就是我們‘八百壯士’的身份證明。”

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發,日軍隨即佔領了上海公共租界,“八百壯士”淪為日軍的俘虜。他們分別被遣送至杭州、孝陵衛及光華門(南京)做苦役。楊根奎和楊養正都被送往南京老虎橋監獄拘押,一個月後又被送往蕪湖裕溪口抬煤炭。楊根奎說:“那裏既有國民軍也有新四軍,還有一些老百姓。”

裕溪口煤礦的俘虜生活非常艱苦。在那裏,吃不飽、穿不暖、勞動強度高,戰俘病了就埋在煤堆裏燒死。楊根奎所在的戰俘第二中隊的中隊長,是新四軍的一個連長,他告訴楊根奎,附近不遠就有新四軍活動。楊根奎決定策劃一個越獄方案:戰俘們以削尖的竹竿作為武器,兵分三路,相互掩護,偷襲日本人的據點,搶奪武器,集體突圍。但越獄前一天,日軍突然將戰俘集中起來,周圍架起機槍。楊根奎被單獨抓到炮樓上吊了起來。

5、越獄越獄再越獄

“幾十個日本憲兵輪番打我耳光,臉腫得像饅頭,鼻血長流,還有刺刀逼著,罵我大大的壞。”楊根奎說,憲兵隊長單獨審訊,問我為什麼要逃跑?我想,大不了一死,也就毫無顧忌地聲討戰俘營的非人生活。憲兵隊長聽了勃然大怒,卻把火發到煤礦經理田中身上。之後,戰俘們的日子略微改善,我休養幾天后,又開始勞動。

第二次越獄發生在半個多月之後。發起此次越獄的是524團的機槍連連長雷雄。收工返回戰俘營的途中,經過一段沒有鐵絲網封閉的鐵路時,突然有人喊“快跑”。楊根奎將他前面的滿洲兵打暈,奪了三八步槍撒腿就跑。但他發現槍裏居然沒有子彈。後面有炮樓上的機槍掃射,逃跑的人相繼倒下。楊根奎扔掉槍,趴下躲避子彈。等到槍聲停止,已沒了再逃的機會,只得回到了戰俘營。

晚上點名,日軍認為他上次被打得半死,這次估計沒有膽量再跑,也就沒有追究。這次成功逃脫的人中,就有楊養正。楊養正得到附近新四軍的救助,輾轉回到重慶。

不久,楊根奎等被送到南京浦口煤礦,管他們的工頭正是在524團當過傳令兵的謝友傑,他在淞滬會戰初就離開部隊回了家,他答應幫助楊根奎逃出去。一天,南京遭到盟軍和中國空軍的聯合轟炸,炸壞了長江上兩艘渡船中的一艘。為了搶運煤炭,日軍要戰俘通宵加班。天全黑了的時候,謝友傑來找到楊根奎,說:“給你們準備好了。”這次準備逃跑的四人是:楊根奎、第二連連長鄧英、第二排排長曾國良和其他部隊的一名勤務兵張鐵久。四人藏在謝友傑兩口子睡覺的大床下面。大床下面挖了坑,周圍的床單垂下。

6、謝晉元紀念章的榮耀

日軍發現少了人,便四下搜查。待到日軍走遠,四人便爬了出來,吃過香噴噴的蛋炒飯,謝友傑發給每個人好幾百元汪精衛偽政府的“儲備票”,給楊根奎一個戰俘工頭專用的袖章,讓他們出去後到浦口坐火車前往石泉縣,找遊擊司令部。

四個人越過鐵絲網,一路跑到浦口火車站。因為楊根奎會一點簡單的日語,鄧英便安排楊根奎去買了車票。檢票上車都沒有發生意外,車行至石泉縣,上來個汪精衛的和平軍盤查。和平軍問楊根奎為什麼帶著戰俘工頭的袖標卻要去石泉縣。楊根奎謊稱姑媽嫁到這裡,他去投親的。臨走時,這個和平軍士兵還提醒楊根奎“附近有新四軍活動,注意安全”。

逃出淪陷區之後,楊根奎四人但凡遇到什麼困難,只要拿出“謝晉元紀念章”到沿途的部隊、各級政府亮明“八百壯士”的身份,就一定會受到盛情款待和慷慨資助。

1945年8月10日,投奔安徽立煌(今金寨縣)第十戰區的楊根奎聽到了日本無條件投降的消息。次日,第十戰區政治部給楊根奎簽發了差假證(相當於通行證),每人一套新軍服和幾百元路費,資助他們回重慶。行至河南南陽,楊根奎遇到原川軍29軍副軍長、時任第五戰區副司令長官的孫震。孫震告訴楊根奎,不用去重慶了,國民政府要還都南京的。楊根奎想,抗戰都結束了,還是回家吧。他給家裏寫了封信,寄了張照片。當初一同逃出戰俘營的另三人則留在孫震處效力。胡宗南得知楊根奎是當年的“八百壯士”,便親自給他簽發差假證,還發了路費5萬元。楊根奎花了2萬多元買了一匹布,算是衣錦還鄉了。

7、噩夢般的日子

楊根奎回到四川金堂白果場的家裏,不久就訂婚了。昔日的打鐵營生已經難以度日,他到了成都,被錄取入成都軍官大隊24中隊。之後,又在奉節遇到了原88師師長、時任16兵團司令的孫元良,被任命為127師中校偵察隊長,後又任命他為124軍223師少將副師長,赴四川新繁上任。此時已是1949年12月。124軍軍長吳峻人藉故未予認可。無奈之下,楊根奎又回到了白果場的家裏,隨即聽說124軍起義了。

家鄉金堂縣白果場,楊根奎用舊名字“楊耀輝”過起了昔日的鐵匠生活。同村人只知道他當過國民黨兵,無人知曉他的軍官身份、“八百壯士”的身份。儘管如此,在“四清運動”中,他還是被劃為“五類分子”。楊根奎將珍藏多年的“謝晉元紀念章”帶到高板區派出所,欲證明自己雖是國軍編制,卻是抗戰軍人,從未打過內戰。但此舉卻給他招來更大的禍患,紀念章被當場沒收,人被當即關押,趕了二十多裏路到派出所送飯的大兒子也被拒之門外。

“文革”中,楊根奎和當地的舊保長、地主一起成為時常當眾表演“跪瓦礫”、“跪高板凳”的“老運動員”。楊根奎回憶起“文革”那段和裕溪口戰俘營一樣的噩夢日子時說:“當時最惱火(痛苦)的是,(造反派)問你‘坐快車’還是‘坐慢車’。‘坐快車’,就是讓你躺在地上,拉著你的腿往前跑,背就在坑洼的地上磨,磨出血;‘坐慢車’,就是慢慢拉著走。殘忍得很啊!”

8、“一無所有”

在“打倒國民黨的殘渣餘孽”、“把國民黨的偽軍官楊耀輝抓出來”的口號聲中,楊根奎明白,僅僅暴露了國民黨士兵身份,尚且如此,一旦暴露了自己的軍官身份,不用說“223師少將副師長”,哪怕是連長排長,他也將死無葬身之地。這位隱藏著昔日英勇故事和英雄身份的壯士,默默忍受著一次又一次非人的折磨。

更加令人心驚膽戰的事情發生了。楊根奎所在大隊的書記不知道從哪搞來了楊根奎的一張老照片。照片上,楊根奎身著國軍中尉排長軍服,腰裏別著兩支手槍。面對“罪證”,身處絕境的楊根奎一口咬定照片上的年輕人不是自己。幸運的是,他只在當地使用的名字“楊耀輝”,在國軍檔案中始終沒能查到記錄,加之多年磨難讓楊根奎過早地蒼老,最終讓他躲過了更為殘酷的迫害。

在那段苦難而漫長的歲月中,“楊根奎”三個字,曾經成為這位“楊耀輝”最恐懼的噩夢。這讓人想起南京日本投降儀式上曾擔任警衛營長的趙振英,在那個扭曲的年代裏,自己也覺得那是一段“不光彩的歷史”,而不敢提及、羞于提及。

待到那場全民族的噩夢逐漸醒來後,家人和鄰居才漸漸從楊根奎的口中聽到“八百壯士”、“四行倉庫保衛戰”這些昔日無比陌生的故事。楊根奎如今不必再隱姓埋名,可以自豪地講述他的抗戰故事了。但當被問及這些年來得到了什麼樣的待遇時,回答竟是“一無所有”。

9、“我是為祖國而抗日的啊!”

九十高齡的楊根奎,沒有醫療保障,沒有退休金。老人有8個子女,目前和小兒子一起居住。全家有六七畝地,以種地和外出打工為生。2005年,楊根奎看到楊養正被評為“感動重慶十大人物”的報道。楊養正獲得的認同,讓楊根奎欣慰。他嘗試著找到金堂縣相關部門,但他得到的答覆是:“那你只有去台灣找國民黨給你落實政策。”講到這些,老人顫抖的聲音中,有一絲無奈、一絲酸楚:“我是為祖國而抗日的啊!”

在講述他的經歷的時候,老人的假牙不時松落,他邊扶正邊滿懷歉意地告訴我們:“這個假牙是六七年前在成都配的,不好用了,捨不得配,一直沒買新的。”“還有我這眼睛,右眼已經幾乎看不見東西了,這是守四行倉庫時被日軍使用的催淚彈熏的,老了又有白內障。”如今,楊根奎最大的心願,是能找回當年被沒收的那枚“謝晉元紀念章”。

美國導演斯皮爾伯格曾引用父親當年形容二戰老兵們心境的話說:“我們不怕死亡,我們怕被遺忘。”

老兵在慢慢凋零,一代抗戰老兵的榮光,永不凋零。該為老兵當年緊握鋼槍的手,換上一束康乃馨了
專職中韓口筆譯工作者
專任口筆譯工作
--
繼女人充滿愉悅的呻吟聲, "咖擦"一聲,彈匣與槍體的結合,子彈上膛的聲音,永遠是賞心悅目的

頭像
文章: 2138
註冊時間: 週一 9月 03, 2007 9:30 am
來自: 天堂/地狱

Re: 90歲八百壯士倖存者求辦醫保遭拒:你去台灣吧

文章 » 週日 1月 23, 2011 11:28 pm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news/56 ... 55433.html
抗战敢死队老兵无医保退休金 求助相关部门遭拒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

此事已经上了 中华军事网的首页,估计容易得到重视,很快会得到解决 。
.
不抛弃, 不放弃。
.

yyyxxxzzz
文章: 184
註冊時間: 週五 4月 18, 2008 1:22 pm

Re: 90歲八百壯士倖存者求辦醫保遭拒:你去台灣吧

文章 yyyxxxzzz » 週二 1月 25, 2011 12:20 pm

转一下网友的评论
@贾行僧::根据谢晋元将军之子谢继民先生的《我的父亲谢晋元将军》一书记载,800壮士中88师524团第一营第二连军官情况如下第二连连长邓英 ,第一排长陶杏春,第二排排长李春林,第三排排长伍杰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第一排长是陶杏春,而不是什么杨耀辉或者杨根奎,其他几个排长也都没有姓杨


@paingod:医保这事杨某撒谎了 现在就看八百壮士这事他是不是在撒谎了@中共金堂县委宣传部 杨根奎(杨耀辉)的医保。2005—2008,杨均参加了新农合(医疗证号:10530928007);2009成都市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后,2009—2011年,杨均参加了成都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编号:885302662





作者:采蘑菇的维尼 回复日期:2011-01-23 17:46:38 

  1.1936年正月在什邡参军。
  
  疑问:参加了淞沪会战的川军第43军(全军仅含26师一个师)在抗日战争爆发前,驻防贵州省南部都匀、独山一带。目前没有查到43军在四川腹地有征兵记录。至于隶属于南京国民政府的第88师更不可能在1936年到四川征兵。
  
  2.驻防苏州河。
  
  疑问:无论是川军杨森部(驻防蕴藻滨),还是刘雨卿部(驻防大场)都未驻防苏州河。
  bxdfhbh
没有存根,就找旧人么,都上过中训团了,同学当官的不少吧,去台湾的也不少吧。证明一下么。中训团一期动辄上千人,不可能都死绝了吧。台湾方面应该还有中训团的档案,看看是不是八百壮士之一的身份?


作者:hshs1179 回复日期:2011-1-23 18:21:00
  这个老头的自述有很多漏洞
  
  最明显的一个漏洞就是“1945年8月10日,投奔安徽立煌(今金寨县)第十战区的杨根奎听到了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
  
  根据现在的史料记载,1945年8月14日上午,日本最高首脑在日本皇宫防空室举行御前会议,讨论投降问题。日本天皇裕仁考虑国内外形势和“彼我双方的国力战力”,表示如果继续战争,“无论国体或是国家的将来都会消失,就是母子都会丢掉”。决定发出停战诏书。同日,日本天皇发布了由国务大臣副署的《停战诏书》。
  
  这位杨根奎怎么可能在8月10日就事先知道鬼子要投降?
  
  还有他自称1921年3月出生,1936年农历正月三十在什邡参军,10月26日,谢晋元副团长率领524团第一营接管四行仓库,掩护部队撤退。此时,杨根奎已升任第一营第二连第一排中尉排长。
  
  各位想一想,一个十五六岁的兵娃子,才入伍一年居然就可以当上中尉排长,还管着三十多号人,呵呵

这个帖子很搞笑。
大家都知道当时果军87师、88师和36师及军校教导总队是当时国军中仅有的德械师,是嫡系中装备最好的部队。它的下级军官必须是军校9期、10期和11期的毕业生。行武一年就能干上中尉排长,把果军也说得太不值钱了。
LS已经说了,88师在抗战前根本不可能在四川招兵。


铁血龙鹰

杨根奎回到四川金堂白果场的家里,不久就订婚了。昔日的打铁营生已经难以度日,他到了成都,被录取入成都军官大队24中队。之后,又在奉节遇到了原88师师长、时任16兵团司令的孙元良,被任命为127师中校侦察队长,后又任命他为124军223师少将副师长,赴四川新繁上任。此时已是1949年12月。124军军长吴峻人借故未予认可。无奈之下,杨根奎又回到了白果场的家里,随即听说124军起义了。
---------------------------------------------------------------
内战三年,这位老人官升的的好快啊。

KCDS
文章: 983
註冊時間: 週四 1月 31, 2008 1:12 pm

Re: 90歲八百壯士倖存者求辦醫保遭拒:你去台灣吧

文章 KCDS » 週三 1月 26, 2011 4:29 pm

麥帥老爸當上校時才18歲.....

頭像
大衛在哪我在哪
文章: 1006
註冊時間: 週一 3月 08, 2010 11:58 am
來自: 中國 貴州

Re: 90歲八百壯士倖存者求辦醫保遭拒:你去台灣吧

文章 大衛在哪我在哪 » 週五 1月 28, 2011 6:20 am

我明白了,大陸這些個評論的意思是;辦醫保不是革命軍人(對民族有貢獻的,非中共狹義),一個年近百歲可以做這些SB爺爺甚至太爺爺的古稀老人就要磕着頭求你們辦所謂根本坑人的醫保...............估計這幫畜生又要去人肉年近古稀的老人。
不知廉恥
我是戰國阿陸仔

yyyxxxzzz
文章: 184
註冊時間: 週五 4月 18, 2008 1:22 pm

Re: 90歲八百壯士倖存者求辦醫保遭拒:你去台灣吧

文章 yyyxxxzzz » 週三 2月 09, 2011 8:55 am

转的
由羊城晚报开始,炒得沸沸扬扬的国军老兵八百壮士最后一人杨根奎确认造假
感谢西西河网友“野狼” 查到的1947年在沪讨生活的八百壮士领救济的表, 上面有杨根
奎的年龄37, 籍贯浙江, 还有杨根奎的私人印章。 妄图假冒的杨耀辉年龄小了十岁,籍
贯四川金堂。

那些15岁参军,16岁敢死队长,后又被下辖第41、第47军的16兵团的孙元良任命为124军的
少将副师长的故事也只是徒增笑料了

那么这位猛人究竟是谁,倒也有牛人给出些猜测:

从他的三个纪念章说起,

国府颁发的抗战胜利纪念章,编号编号6716。这个编号太靠前了,一个脱队
五六年的大头兵,理论上拿不到这么靠前的编号。

中训团军真蓉荣誉章军官证No.191。根据文史资料记录的中央训练团沿
革,抗战后中央训练团除南京本部外,另设上海、武汉、广州、重庆、西安、东北六个分
团,偏偏就没有蓉城成都。这个玩意是这三个里面最假的。

而这个所谓的“(成都军官大队)24中队3909”纪念章,如果按照《羊
城晚报》描述的经历,应该是在1949年。关于“成都军官大队”查不到任何资料,与之最
接近的是当时在成都的中央陆军官校开办的五期“游击干部训练班”。这个饥不择食来者
不拒的速成班专门培训国府逃台后留在大陆从事各种破坏活动的政治土匪……偏偏这个最
招人恨的却有很可能是真的。

真正的杨根奎会满怀深情地向雄奇公凯申帝敬礼,高歌“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么?呵呵,当年从四行仓库退到租界当“孤军”时,谢团长组织“精神升旗”那当口,的确是有这么一回事儿滴!可数十年后介翻来覆去沧桑人生过去了还这么着,呵呵,本庄主严重存疑!因为现如今,总有那么一些自视不凡的“公共知识分子”,要整出些非常之景儿出来恶心恶心当年的土共,好象土共一出生落地就该着欠着这些“抗战老兵”、抗日英雄们,多大的情份儿似的,怎么还也还不完!可最该着欠着人这些“功臣”的主儿哩,倒成了敬礼致敬唱喜歌的对象?呵呵,天下还有比这更荒唐可笑的黑白颠倒么?
  杨耀辉老先生在以“杨根奎”名义要待遇的陈述中,忽略了杨根奎老先生一段非常经历——在谢团长遗孀凌维诚女士关照下在上海讨生活的非常岁月。这段日子的状况如何,那是见诸于当年媒体了滴,今儿个哩!本庄主就摘录给大家伙儿瞧一瞧看一看。另外哩,还有一直关注此事的网友提供了搜狐副总编梁春元先生此前为查证八百孤军档案时查到的一张1947年“孤军”人员领救济款时的登记表,在这个表上,杨根奎老先生的籍贯是浙江,年龄是37岁。这与杨耀辉老先生自述履历,完全不同——这两者同时录入错误的可能,有多大涅?
  呵呵,本庄主认为,这场闹剧,可能接近要收场的时候了!

【民国旧闻】四行八百壮士沦落为丐

~~《南京日报》1948年9月27日~~

  平日,坐车经过苏州河,那四行仓库仍屹立着俯视行人,墙上累累的弹痕,像无数个眼睛,深沉沉地瞪着胜利国度的萎靡国民,一想起当日杨惠敏献去的国旗招展在刀山剑阵中的日子,想着顽强的八百个人——是的,八百壮士!
  而壮士是最容易落魄的……何况我们这八百位很多是不单黄金没有,而且“枕戈待旦”的钢枪早也已交回国库去了的。铁没有一根,最多只剩老命一条。
  这便是所谓“解甲归田”。甲,是早就解掉了的。而大半却无田可归,或有田不能归……“复员”了三年,流落在苏州河边的一些孤军们如今是怎样维持和保存他们从炮火下剩余的生命呢?
  让我姑且做一次文抄公,剪贴几条报纸的标题在下面——《复员三年,四行孤军“复员”为丐》,《丈夫为国捐躯,妻子行乞街头》,《母老子弱,苏州河畔壮士推板车》,《夕日冲呀杀呀!如今杭育杭育。孤军放下枪杆扛行李!》,《谁杀死全家,孤军遗族你们饿毙》。
  够了!但仍要补多一条,是大字号眉题《国家不要你们了?》——但他们却是要国家的,因为他们终究是中国人,而且曾经为中国打过仗。
  ……献旗的杨女士就在大后方以骗案被捉将官里去,而三年前“投降”了的武士,血腥的刀又挂上腰间了!
  八百壮士,是的,曾经给编做歌唱过,曾经写成过小说,曾经拍摄过电影的他们,十年来总应有着每个不同的遭遇或结局吧?
  ……但其实,这些都是不必大惊小怪的,这正是一种写照。
  ■点评:抗日的时候他们是壮士,仗打完了他们就什么也不是了。那个年代,打仗似乎才是当兵的好日子!
浙江籍的杨根奎老人1947年领救济款的登记表,盖有杨根奎的私章(网友野狼提供)

原出处是搜狐副总编梁春元先生1月24日23时16分的微博(http://3g.t.sohu.com/comment.do?i=33536 ... 26pic=true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位梁春元先生对杨耀辉老先生自报“杨根奎”的履历是持认可态度的,这从他的微博1月24日23时11分发布的这个信息可以看出(http://3g.t.sohu.com/comment.do?i=33535 ... 26pic=true):

  梁春元 今天忽看新闻说四川又发现一位“八百壮士”杨根奎,很高兴,把前年查的资料找出来,果然在1947年民国政府给在沪“八百壮士”的救济名单中找到杨根奎的名字,但从新闻里看,杨老叙述的历史与史料稍出入,可能是老人的记忆有误,在此略作说明。杨根奎的名字在很多文件上里都有,文件中说杨根奎籍贯是浙江人,这一个出入有可以与当时录入个人资料时的失误有关。杨老的年龄:1947年为37岁,与今年90岁一至[致]。另外,抗战胜利后杨根奎曾经流落在上海跟着谢晋元的夫人一些讨生活,这段历史未见新闻中的杨老提起。

  然而梁先生出于某种既定心结先入为主的断言,因其拙劣的算术水平而让人大跌眼镜:1947年37岁的人(而按杨耀辉老先生自述,这年他才26岁!!!),到了2010年,怎么会才90岁涅?呵呵,梁春元先生,无意中帮了杨耀辉老先生,一个倒忙呀!

呵呵,谢谢梁春元先生——梁春元先生较樊建川、唐建光、沈建中等先生为强的是:虽然他算错了算术题,但的确在事先做过不少功课,查过不少档案哩!

  梁春元先生十分孜孜于诲人不倦揭示历史真相的事业,这不!2011年1月24日23时32分,梁先生在微博中又贴出了这么一张图——也是他数年前查档案的成果,之一(http://3g.t.sohu.com/comment.do?i=33541 ... 26pic=true)——




  梁先生对该图的诠释是:图中文字:以上四行孤军在沪人员,每名赠以法币伍万元整。冬令救济会仍照务委员会议((民国)36年3月8日)法案速发。三十六年三月十五日市长谕此事应该速办。---从行文的口气来看,当时的政府非常重视此事,从我找到的相关文件来看,当时的蒋介石本人对此事也十分的重视,有多次的批示。而5万元法币在1947年值多少呢?我从网上查到资料说:142万元法币合约今日人民币660元,可以买10袋面粉。

  呵呵,梁先生好象天生就有算术不行的毛病?五万元法币在1947年那年头,按最大面额一万元一张计,也就五张,糊窗户纸都嫌太少吧?政府和“委座”“非常重视”且“多次批示”的结果,就是“5万法币”?(介是梁先生自己说的哈!)呵呵,俺咋觉得梁先生简直就有中宣部安插在搜狐之卧底的面相涅?
  陈立人先生也是查过档案滴,他的说法可与梁春元先生互为参照——


  住房刚能凑合,吃饭又成了难题。政府发了一些救济金,每人给200万法币。数目很可观,按最初的价值,可购买五石大米[注:每石相当于120市斤]。但是经层层盘剥,左右延宕,等发到手里,已经几成废纸。孤军官兵们把这些钱集中起来,操办伙食,勉强糊口,每顿一锅米饭,一锅黄豆,便围在一起狼吞虎咽。


  陈立人先生好象比梁先生对雄奇公极其政府更厚道哈?看来介个200万法币,是分N次发滴? 
  看得出来,梁春元先生引证此图的原意是想赞颂雄奇公极其政府之“德政”滴。而且哩,还算了一笔账,可惜啊,心态纠结,加上功力不够,算术不行,结果是适得其反啊!这里俺给出这当间通货膨胀法币贬值的情况——


  随着打内战庞大军费开支造成的财政困境,随着国民党军队的节节败退,1947年底,物价上涨速度为法币通货膨胀速度的3.5倍,1948年8月增大到10倍。
  法币在市面上的流通量,从1945年8月的5000多亿元,猛升到1947年11月的34万亿元,再猛升到1948年6月的250万亿元;在接下来的一个半月里,更猛增到604万亿元,为抗战前的47万倍。这时甚至出现了500万元票面的大钞。由此物价暴涨,达到抗战初期的493倍。在上海,1948年6月吃一块大饼要3万元,甚至乞丐也不愿收千元以下的法币。
  当时的物价,据有人日记,1948年金圆券发行前夕的8月13日,在上海理发一次为240万元,购茶叶一斤约80万元,买毛巾袋一件,120万元。
  1947~1948年,黄金、美钞、物价轮番狂涨,法币不可避免最后崩溃。
  按法币计算的最低生活费
  1946年
  1946年2月20日,国民党控制的报纸《前线日报》发表了一篇报道,根据社会调查的结果,认为当时上海等城市一个五口之家最低生活费为法币156000元(购买力大约合抗战前法币50元,今人民币1500元)。
  当时计算出这个最低生活费的根据是:每月一个五口之家,需要消耗大米1石2斗价2万元,煤球4担2万元,柴一担3000元,油10市斤5000元,蔬菜和副食品每天1500元、每月45000元,车力(交通费)每月33000元,房租、医疗费等3万元,共计法币156000元。
  1946年初,法币100元约合今日人民币1元。
  此后通货膨胀加剧,法币继续贬值。
  1946年夏季大米涨到每石4.27万元(法币),合每市斤267元;黄豆每市斤200多元,豆油每市斤800多元,菜油每市斤700元;猪肉每市斤1300元,白糖每市斤1100元,酱油每市斤362元,食盐每市斤160元;豆腐(每4块)71元;白酒每市斤800元,黄酒每市斤400多元;士林布匹每市尺1100元,龙头细布每市尺700多元。上海等城市一个五口之家最低生活费约为法币30万元。
  1946年夏季,法币200元约合今日人民币1元。
  法币不断贬值,在金融市场上已经丧失信誉,大笔交易通常采用“黄白绿”即金条、银洋、美钞(黄的是金,白的是银,绿色的是美元)。一根金条为十两,一两黄金相当于大约100银圆,一块银圆的购买力大约合今人民币30元。
  也就是说,一根金条的价值大约合今人民币3万元。
  1947年
  1947年夏季大米涨价到每石36.9万元(法币),合每市斤2300元;黄豆也是每市斤2300元,豆油每市斤9000多元,菜油每市斤8000元;猪肉每市斤9500元,白糖每市斤6300元,酱油每市斤2800元,食盐每市斤1300元;豆腐(每4块)6000元;白酒每市斤7900元,黄酒每市斤4000元;士林布每尺9900元,龙头细布每尺6600元,都飞涨到前一年夏季的9~10倍。上海等城市一个五口之家最低生活费约为法币270~300万元。
  1947年夏季,法币1800~2000元的购买力,约合今人民币1元([转者注]梁春元先生算的账是“142万元法币合约今日人民币660元,可以买10袋面粉”,应该说大体正确!然而,梁先生提供的文件复印件显示的是“冬令救济会……”,也就是说,这笔钱是在冬季发放,“夏季”与“冬季”,相差半年,法币贬值至少10倍以上,那5万元法币……?呵呵……)
  1948年
  物价继续大幅度飞涨。1948上半年大米售价平均每石1445万元(法币),合每市斤9万元;黄豆每市斤9万元,豆油每市斤44万元,菜油每市斤36万元;猪肉每市斤35万元,白糖每市斤23万元,酱油每市斤13万元,食盐每市斤7万元;豆腐(每4块)3万元;白酒每市斤25万元,黄酒每市斤13万元;士林布匹每尺18.5万元,龙头细布每尺28万元。

  其实,樊建川、方军、沈建中等人,也是干了许多实事儿滴!可人一旦有了心魔,着了魔道,先入为主了,那么做得再多,也还是要钻进死胡同。而且做得越多,给别人做的嫁衣裳,给对手送的炮弹,也就越多!

  怀具啊!

附:台湾方面的回应

转摘者:野狼



  对杨根奎的晚年无医疗保障,没有退休金,如其向台湾政府方面申请自身权益,台湾政府将如何处理,本报记者就此问题致电中华民国国军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一位女性在电话中表示,这个案例牵涉的问题太广,身份确认也是重要的一环,非该会职权所在;而国民党中央党部表示,现在党政分开,建请洽国防部咨询;国防部接电话的一位女性职员则表示,此系特殊案例,无法立即答复,建议记者以电子邮件反映实情,当局会以书面答复。
  本报记者以个人身份,于1月24日以电子邮件给国防部,该部答复处理情况为:“分派处理中”、“请你记住您的受理编号,您可以随时上网查询进度及我们回覆的讯息”。


  一、台端100年1月24日致本会主任委员民意电子信箱,赐告羊城晚报刊载四行仓库保卫战士杨根奎先生事迹乙节,敬复如后。
  二、依法,本会对持有荣民证及中华民国身分证之我国退伍军人提供就医、就养、就学等服务。
  三、本处于1月25日上午8:45主动连络台端,期进一步了解杨老先生详情,唯电话无人接听。
  四、据来文转载报导内容,杨根奎先生应非居于中华民国政府管辖之台澎金马地区,本会尚无法与其取得连络并提供协助。

  先生您好:致总统府电子信函敬悉。有关所诉求杨根奎先生权益事,说明如下: ㈠依本会53.5.10定颁《国军退除役官兵辅导条例》第二条第一款规定“依法退除役之军官”为本会辅导对象;复依57.10.15订颁《国军退除役官兵辅导条例施行细则》第二条第一项各款显示,退伍(役)军官需持有“退伍(役)令或解除召集令”者,始符本会辅导对象。

  还是要赞一下台湾政府的工作人员,回答条理清楚、有根有据。而相比之下金堂县吏就太逊了,先是一句让人家去找国民党落实政策就打发了,难以想象这是在有不少国军老兵生活的四川的统战部门的工作人员说的话。真假不论,起码得告诉人家需要什幺证明材料吧。当然了,这一细节据杨耀辉的儿子说只有杨耀辉本人和政府工作人员在场,是否完全属实尚不清楚。再有就是在媒体炒的沸沸扬扬之后,急着又是发补助又是免费办最高档保险,为什幺不认真审核认证一下?搞到现在是骑虎难下,如果杨耀辉不是800壮士的话,难道还把保险给退了不成。

yyyxxxzzz
文章: 184
註冊時間: 週五 4月 18, 2008 1:22 pm

Re: 90歲八百壯士倖存者求辦醫保遭拒:你去台灣吧

文章 yyyxxxzzz » 週三 2月 09, 2011 10:00 am

再说一句,我对每一个为祖国而战斗过的战士都有十分的敬意,即使他只是一名最普通的小兵,但那位老先生,自己把牛皮吹破了,一看就知道有问题。

回覆文章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215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