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蔣在幾次與桂系、石友三、唐生智、馮玉祥等群雄逐鹿的戰役中,都是靠破譯了對方的密碼而能制敵機先,得以勝利上位。後來中統、軍統在監聽破譯各地方勢力中文電報上花了不少力氣,如軍統的魏大銘即是由此起家。但是在圍剿老共時,國軍部隊間的密碼往往都被共軍破譯,所以很難將其包圍殲滅;就如老共常常標榜的「四渡赤水」,也是破譯了地方軍閥部隊的通信密碼,知道他們的兵力部署,才敢大膽地進行機動,把攔阻的地方部隊調得團團轉,才能逃出生天。
到了抗戰,國軍自己的密碼似乎都被日軍破光,但卻無法破譯日本陸軍高級密碼,更別說日本海軍密碼。日本陸軍從1920年代早期開始,對密碼系統逐步地加強,從波蘭請了曾任其總參謀部無線電偵聽局局長的揚·科瓦萊夫斯基上尉來講課三個月,讓日本陸軍密碼人員學到許多技術。然後多年發展,也算是有自己的一套。
老蔣在1938年下令整合幾個不同單位的密碼機關,從軍委會機要室密電報股、交通部電政司密電檢譯所、中統局國際密電室及軍統局抽調人員,在漢口成立軍委會密電研究組。但此單位成效不彰,沒什麼成績。
軍統的魏大銘在1939─1940高薪聘請「美國黑室」負責人亞德雷來華協助建立軍統的密碼破譯能力,可惜請錯人了。
亞德雷名氣大,因為他寫了《美國黑室》這本書,披露了美國以及盟國在一次大戰及稍後對其他國家通信密碼的破譯工作,特別是在華盛頓裁軍會議時破譯日本外交電文密碼,讓美國國務院全程掌握日本談判底線。但這本書裡面自我吹噓相當厲害,把許多別人的成績都當成他自己的。
亞德雷是個能力很強的管理者沒錯,但是他的密碼破譯能力相當普通。1919年他初次破譯日本外交密碼Ja花了5個月,美國密碼之父 William Friedman 說其實只要5天。而且其技術還停滯於1920年代初期,對於1920-1930年代根據數學發展的密碼理論一竅不通。
結果亞德雷在華期間只破譯了一些氣象碼和日本陸軍的二位、三位低階密碼,對日本陸軍高級密碼毫無寸進。但是他回美後,又把在軍統時收集到的日本陸軍無線電通信方式、頻道選擇、習慣用語、和他解破的低階密碼等等寫了份資料,一口價4000美元就賣給美國陸軍。
1940年4月老蔣又再度下令整合,成立軍委會技術研究室,將原本各行其是的幾個密碼破譯機構都合併起來,包括軍委會密電研究組、軍委會機要室密電股、軍委會密電檢譯所、軍統特種技術研究室、軍政部研譯室等等,總算有了比較統一的機構。
不過,技術研究室的破譯能力還是不太夠,基本上對日本海軍和陸軍的高級密碼在抗戰期間從來沒有成功破譯過,僅能破譯一些氣象碼。而對日本外交密碼,也僅能破譯一些低級密碼,對最高級的機器密碼(即美軍稱的紫色密碼)和手譯密碼(美軍稱J14/../J19,日本稱「松」/../「紫藤」等)也是無能為力。
下面是軍委會技術研究室主任毛慶祥在1941年7月11日呈遞的對東京─羅馬間外交電文破譯的統計(十天一報),其中僅破譯LA、YII(應為VII)、XII 密碼。
LA 碼是最低級的密碼,破譯簡單;日本人從1925年就開始使用,多是用於領事事務如護照、簽證等之用。VII和XII僅比 LA 碼稍高一些,用於人事或者政府間的事務通報。
這份來自 The "Magic" Background of Pearl Harbor, Vol 2, Appendix, No. 554, 就是羅馬使館報告大家對富山(Toyama)君沒什麼好評的那份。
所以,網路上流傳的什麼池步洲和霍實子(軍委會技術研究組)、姜毅英(軍統)、楊宣誠(軍令部第二廳)破譯日軍攻擊珍珠港密碼云云,聽聽就好。
按,臉書朋友有人的父親和姜毅英同事,他自己是姜毅英書法學生,據他引述姜毅英自己都說破不了,沒這碼事,她又不是研究「絕對無限」的克汗。
亞德雷在1919年破解的日本外交密碼 Ja,該碼由子音─母音和母音─子音兩張表組成,連換位(transposition)都沒有。是極簡單的密碼,他花了5個月才破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