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蔣經國的評價

你爺爺和我爺爺的事

版主: Hammer

回覆文章
marrins2
文章: 4538
註冊時間: 週二 8月 17, 2004 12:03 am
來自: 地球
聯繫:

關於蔣經國的評價

文章 marrins2 » 週一 4月 06, 2009 7:00 pm

在新聞上看到一些對於蔣經國的評價 波文上來想跟大家探討一下 到底真相是怎麼一回事
[本文轉錄自 Rousseau 看板]


蔣經國的政治遺產 ◎林正修

1月 15th, 2007

我們不必為過往的統治者上粧,但理解蔣經國是理解台灣的一個重要線索在其人逝
世十九年後的今天,清點他的政治遺產也許有助於台灣撥開迷霧,找到出路。

蔣經國是複雜的統治者,在他治下的台灣,是在資本主義體系下少數的計畫經濟,
國有化的比例在非共世界最高。他是個列寧體制的黨首,當時的國民黨卻也是在民
選競爭裡的常勝軍。

他是威權政體與外省族群代表,卻開啟民主化與本土化的先聲。他無疑是個民族主
義者,但在兩岸的對抗中,卻力保台灣的安全與自主。冷戰時,反共的台灣無法不
依賴美國,但他卻對美國隨時有著必要的的警覺。

矛盾造就了蔣經國的獨特性,不了解這一層,就會把他當作和南韓的朴正熙與智利
的皮諾契一樣發展經濟的獨裁者。而這樣的誤解,同時存在於懷念與厭惡蔣經國的
人們心中。

首先是泛藍,他們對「經國遺風」的懷念很少能夠打動不同政治理念的人。其中少
數人懷念的其實是失去的特權,其他人對他的孺慕之情則有些一廂情願。

他一生的儉樸清廉究竟是來自中國修齊治平的傳統,還是蘇聯底層的焠練?十大建
設的構想與其像是羅斯福式的新政,不如說是史達林經濟建設的台灣版。台灣以往
的社會建制中,到處有著蘇式組織與資本主義及代議政治的奇異混合,而這正是現
今中國,越南等國政經改革的原型。

要理解全部的蔣經國,就不能遺漏在冰雪中的熱血青年尼古拉。

大家琅琅上口的經國名言,就手法而言是高明的政治傳銷,但就內容而言是民主政
治最基本的要求,懷念這些基本道德與常識,顯得我們對民主的標準並不高。他最
重要的政治成就是體認時勢,從對手身上找到改革自己的力量。

八六年民進黨組黨前夕,他告訴部屬「使用權力容易,難就難在曉得什麼時候不用
它」對權力的自我節制,是有權者難得的素質。他是改革的啟動者,但請別忘了他
也是壓迫體制的負責人。

蔣經國的信念與方法是為了要改變世界,諷刺的是這套體系卻被國民黨用來保持現
狀。他律己御下甚嚴,但他的子嗣與親手培植的情治體系卻失控殺人,貽誤國家.
這是治理的重大敗筆,也是他個人的悲劇。泛藍的朋友若不能誠懇地面對威權的黑
暗面與反省經國的悲劇,就無法把他的遺產轉化為台灣的公共資產。

其次是李登輝及其追隨者。

作為蔣經國政治權力的法定受益人,李登輝執行本土化的社會改造有其一定的成績
,但把本土化與兩岸和解對立起來則是對蔣經國政治遺產的破壞。

九十二年前的李登輝或有台獨之外的想法,甚至有可能在國際的背書下,成為推動
兩岸和解的第一人,但李登輝放棄了這個可能性。

蔣經國的戰略高度在於每一次美國向中國傾斜時,都能將台灣重新定位,進而把這
種孤立轉化為社會團結的動力。面對鄧小平的經改與對美和解,蔣經國把國共的軍
事鬥爭轉化為兩岸的體制之爭。在這個意義下,美國支持台灣,連大陸的改革力量
也受惠。

然而李的台獨的訴求卻使得這個社會體制間的競賽變成零和的國族對抗。往後的領
導人繼續這條思路,只好繼續坐困島上。

民進黨也許因為批判蔣家而拒絕這份政治遺產,但其中有兩項對所有執政者都彌足
珍貴,那就是:對形勢的清醒理解,對權力的自我克制。

蔣經國的功過有著台灣社會重要的集體記憶,就在個人精神的樣貌上,我倒覺得他
像是一株移生在亞熱帶的北方樺樹,努力適應這豐厚的水土,其間或有節令不符,
但終究開枝散葉,庇蔭一方。

(本文發表中國時報《觀念平台》,2007年1月15日)


--
※ 發信站: 批踢踢兔(ptt2.cc)
◆ From: 140.112.152.70
蔣經國蓋棺論功過 ◎孫慶餘

蔣經國遺體訂於元月30日舉行葬禮,隨即奉厝桃園大溪。在國民黨蔣氏王朝正式落
幕的現在,評定這位在台時期影響力及重要性皆高於「老蔣」的「小蔣」,可謂恰
當其時。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時身便死,一生真偽有誰知?」這是
白居易對政治人物在不同階段有不同功過的感嘆。評定蔣經國也一樣。如果蔣經國
在85年過世,他最多是一個工於權術的獨裁者,一個為德不卒、形式重於實質的國
民黨本土化發端者,他的主要成就在於他所外行的經濟。如果蔣經國在89年過世,
他可能是國府本土化及民主化的奠基者。而蔣經國在此時此刻去世,則只能說他為
國府的本土化及民主化開啟了可能性,為民間的活力放鬆了桎梏,同時在制度上留
下了不確定,除形式上的解嚴外,沒有一件改革大計付諸實施。

政治人物的功過的確難於論定。被視為蔣經國最大成就的經濟,其實蔣經國著力之
處不多。台灣國民平均所得雖在他統治期間由一千多美元增至五千多美元,但奠定
此一成就的出口導向經濟卻在五六十年代早已打下基礎,當時蔣經國還曾以蘇聯那
套反對經濟自由化。七八十年代的台灣經濟大豐收是五六十年代政策的果,此時蔣
經國開始手握財經大權,理應負工業升級之責,但技術密集及資本密集卻腳步緩慢
,原因在於國民黨懼怕私人資本過度發達,脫出國民黨控制,舉凡開放銀行及外匯
管制、健全股市、發展大商團及多國企業等皆未及早綢繆。其結果,工業未升級,
游資無出路,投機炒作盛行,外匯出超又累積到七百多億美元。等到美國要求台灣
經濟自由化及國際化的壓力紛至沓來,台灣也陷入手忙腳亂,新台幣被迫節節升值
,工商界大多面臨了救亡圖存的窘境。

蔣經國經濟成就運氣成分多

因此,蔣經國統治期間台灣的經濟成就,與其歸功於他,不如歸功於幸運及客觀的
成分,有如雷根任內美國的經濟好景一樣。其中象徵蔣經國最大成就的「十大建設
」,雖然他曾說過「今日不做,以後就會後悔」,但事實證明,「十大建設」大多
成為國庫的沈重負擔。這也是一黨控制下「國營事業」的必然現象。

相反的,蔣經國在政治上的成就被認為只有開放,例如開放黨禁、報禁、海峽兩岸
轉口貿易及赴大陸探親。但對於民間活力無窮的台灣,開放的衝擊是難以估計的。
台灣一開,就不易再收,民間自發的活力也會成為改革的外在促迫力或催生劑。如
果國府的本土化及民主化會在短期內由「可能」變為「真實」,這就是原因。據此
而言,蔣經國雖然在制度上留下了不確定,但未來不確定有幸平穩朝向確定時,蔣
經國的歷史功績不止於此。

蔣經國在世最後兩年的開放措施,以國民黨的體質來說,堪稱是「驚天動地」。蔣
經國若不開放,繼他之後掌權的國民黨保守派更不可能也不願開放。而既已開放,
除非出現動亂或台獨運動失控大事,導致國民黨保守派有辭可藉,國民黨開明派及
廣大的台灣中產社會也不會容許再關閉了。

蔣經國會由獨裁走向改革,是一個歷史的謎題。真正的原因可能是「人之將死也,
其言也善」;也可能是他想為多行不義的蔣家三代種一點善因;或為自己的歷史地
位設想,不願在死後留下罵名。但無論如何,江南事件以前及以後的蔣經國的確判
若二人。在確定蔣家第三代已因江南事件而喪失權力接班的大好形勢後,蔣經國默
默忍受黨外的「國民黨學」而不予追究;85年底進而宣布蔣家成員不會競選下任總
統,也不會出現軍事統治;86年倡議黨內外溝通及默許(或示意)反對黨成立;87
年積極展開「六項革新議題」,並加速推行他的本土化政策。這兩年的蔣經國,人
性善良及和解的一面表露無遺。他的死亡會讓過去最反對他的自由派人士都覺得是
一大「損失」,完全在於他此一時期的貢獻。

一般政治人物越老越昏瞶,自知死期已近時更是萬念俱灰,蔣經國卻不屈不撓的與
死神搏鬥,所作的都是準備澤及後世的事。菜根譚說「聲妓晚景從良,一世煙花無
礙。」對於蔣經國的最後評價,必須不能忽略這點。比起毛澤東晚年的倒行逆施以
及蔣介石的「死不認錯」,蔣經國算是「猶有黃花晚節香」了。

特務統治台灣三子聲名狼藉

除了在世最後兩年的表現外,蔣經國在70年代形式重於實質的本土化措施還包括:
壓制蔣介石派及宋美齡派,使與本土脫節的保守力量潰散。削減國防預算,由中央
總預算的80%以上降為50%以下,並鼓勵老兵退休及設立軍事主官輪調制,從而削
弱了軍方干政的資本。在國府高階人事上,當他就任行政院長時,副院長及省主席
起用本省人;當他擔任總統時,副總統又起用本省人。在國民黨高階人事上,他逐
漸提高本省人在中常會所佔的比率。以上的漸進措施雖是形式重於實質,但一旦形
勢轉為實質必須重於形式,則量變帶動質變的結果,國府的本土化也輕而易舉而且
不會遭逢太大阻抗了。

與蔣經國的「功」相比,他的「過」更為明顯,而且貫串他在台灣的大多數歲月。
他為了顧正秋而對付任顯群,為了徐露而對付王叔銘。他炮製過孫立人冤案、雷震
冤案、美麗島冤案等。他以特務統治台灣,任意扣上「匪諜」罪名,導致社會純樸
民風及固有道德的淪喪。他各階段任用的特務首腦如保安司令部時期的彭孟緝、保
密局時期的葉翔之、總政戰部時期的王昇、都是貝利亞、康生之流。他的3個兒子
也無不聲名狼藉。為了維護民主假相,又不讓民主力量坐大,他以欺詐暴力方式舉
辦選舉及為國民黨輔選,使台灣的選舉走火入魔,民主成為必須拚命的事,從而種
下黨外激進勢力在今日的抬頭及「永不信賴國民黨」。1945年中國抗戰勝利,何瑞
瑤寫「蔣經國在蘇聯」,對他未來將扮演的角色備極期許,認為他是國民黨內尚未
腐化的新生力量及新的希望。但1957年卜少夫寫「蔣經國浮雕」,已經承認「人們
對於這個名字既是恐懼,又不喜悅」,所有的壞事都會與蔣經國發生聯想。而事實
上,蔣經國為了在黨內爭權及壓制黨外民主力量,也到了不擇手段、無所不用其極
的地步。

晚年突變改革可勉稱慎終

美國學者艾倫‧懷丁1955年訪問蔣經國,蔣經國說:「在亞洲,一黨專政是唯一統
治的辦法。政工、特務、青年救國團被共匪(註:意思是指反對者)攻擊得最厲害
,美國的誤會也最深。但惟有如此,才能反共。…只要中共存在一天,我們就永遠
沒有民主。」艾倫‧懷丁為此評論道:「他有很多缺點,種因於長期在蘇聯的生活
。他不信賴任何人,忽視西方思想,反對有英美大學學歷的人。只找適合自己的同
伴,對於真才實學者不予理睬。他的政治行動帶著蘇聯宣傳氣味,卻缺乏健全籌劃
。」卜少夫的「蔣經國浮雕」也說:「熟悉台灣政治內情的人說,蔣經國可以說是
沒有幹部的。他和部屬之間始終保持著某種距離。他讓手下工作者刻刻緊張、揣摩
,而難以捉摸他的意向。」只有面對年輕學生及街頭百姓,他才露出難得的親切。


像蔣經國這種極權、矛盾、陰暗、神秘的性格,竟會在生命最後幾年突然「異化」
,的確不可思議。他死時是一個改革者,剛好啣接上他在大陸時期的角色。與大多
數政治人物的「靡不有初,鮮克有終」相比,他勉可稱是「慎終」了。

細看蔣經國的真面目◎吳乃德

雖然蔣經國(見上圖,本報資料照)統治台灣近40年,可是相較於其他的獨裁者,他
的真實面貌很少被了解。在獨裁政治中,資訊被嚴格管制,最高統治者的真實面貌
和人格特質幾乎完全無法得知。其負面的行為和缺點,更是難以顯露。而由於獨裁
者的權力來源缺乏民主的合法性,利用領袖崇拜的宣傳來創造政治支持乃成為獨裁
政治的重要工作。在密集和精緻的宣傳之下,獨裁者的真正面貌和特質必然距離真
實頗為遙遠。甚至獨裁者的日記,都是為了政治宣傳。由於蔣經國過去的追隨者目
前都仍活躍於政壇,蔣經國的真實面目更可能受到掩飾。

從不閱讀嚴肅的作品

從目前已有的大量的回憶、傳記和蔣經國自己的文字記錄中,我們對蔣經國這個人
獲得幾個印象。我們獲得的第一個最顯著的印象是,和其他大多數的獨裁者一樣,
蔣經國的知識水平和文化素養非常平庸。民主政體所產生的政治領袖文化水平有高
有低,可是現代世界的獨裁政體幾乎沒有生產過像林肯、羅斯福、邱吉爾那種氣質
的領袖。一個人閱讀的書籍反映出他的文化和知識水平。蔣經國似乎是一個從不讀
書的人,至少從不閱讀嚴肅的作品。蔣介石過世之後,他發表該年(1975)一整年
的日記《難忘的一年》。這本日記顯示,他在這一整年中沒讀過一本書。如果他有
讀書的話,是不可能漏記的。因為該日記幾乎是鉅細靡遺,甚至有一則(9月25日
)說,「滿身大汗,買了一大瓶汽水,一飲而盡,由此可知水對身體的重要了。」
(此種小學生似的感言令人訝異其思想水平。)除了來台灣之前或許讀過古書王陽
明之外,他似乎沒有閱讀當代較嚴肅的作品,無論是人文還是社會科學的著作。他
的一些言論和著作顯示,他最喜歡、最精讀的書是他父親推薦的傳教書籍《荒漠甘
泉》。因此,雖然他的演講和文章喜歡引用別人的話,可是卻幾乎從來沒有引用過
嚴肅的作品。他最常引用的還是《荒漠甘泉》以及他父親的著作和言論。

只引用領袖國父言論

最足以顯示蔣經國不讀書的,應是另外一本專門記載他每天閱讀記錄的《勝利之路
》。這本書號稱是蔣經國「自己讀書的心得…每一天寫一篇」。蔣經國這一整年的
閱讀記錄顯示,他在這一年間也同樣從沒有讀過任何一本嚴肅的著作。該書所有的
引言幾乎全部來自「領袖」和「國父」所說的話。除了自己不讀書外,更恐怖的是
:在一則題目為「擇書精讀」的讀書記錄中,他寫道:

書店裡成千上萬的書,並不是每本書都要讀的。我們只能選擇最需要最有用的書來
看…那麼我們唸什麼書呢?國父和領袖的學問融貫中西,我們如果能將國父遺教領
袖訓詞詳細閱讀,反覆研究,則一生足夠研究,儘夠應用了。

只要閱讀國父遺教和領袖訓詞,一生就足夠用了!這是多麼恐怖的想法。幸好蔣經
國並沒有利用他最高無上的權力強行推銷這個想法,幸好蔣經國的這本閱讀記錄沒
有成為高中學生的必讀書籍,否則台灣的文化勢將停滯整個世代,國民的知識勢將
更遠離文明社會最起碼的要求。

蔣經國這本閱讀記錄,除了只引用領袖和國父的言論之外,也有不少中國古代的歷
史故事。可是這些故事都是以現代語文敘述,而且全都沒有註明出處。或許這是別
人捉刀代寫的著作,而非蔣經國自己的閱讀記錄。不過即使是由別人捉刀,仍然反
映出蔣經國的文化水平,或至少反映出整個統治核心的文化水平。如果蔣經國是一
個有閱讀習慣的人,他必然會在這樣的宣傳品中要求他的捉刀者列入他喜歡的書籍
以和國民分享。可是不論是《難忘的一年》或是《勝利之路》,都沒有任何這樣的
紀錄。

平庸領導『物以類聚』

在一篇少見給予蔣經國較為「平衡」評價的文章中,一位政治觀察家也提到了統治
圈素質的低落。作者的解釋是,「大樹旁邊長不出樹來,強人旁邊也產不了有擔當
的幹才。」我卻比較傾向於接受「物以類聚說」。領導者的強勢權威和作風固然會
影響團隊成員的決策能力和團隊的決策風格,可是決策能力和文化素質基本上是不
相干的。我不相信一個平庸的領導者可以長期吸引卓越的追隨者。最基本的原因是
:平庸的領導者缺乏正確判斷追隨者素質的能力。我也不相信,一個卓越的領導者
可以長期忍受平庸的追隨者。

蔣經國身邊人物的諸多回憶,不論是跟隨者、護衛、還是政治伙伴,都同樣不曾記
載蔣經國喜歡哪些作品,甚至沒有提到他曾經閱讀過哪些嚴肅著作。例如克萊恩的
《我所知道的蔣經國》一書。克萊恩是美國中央情報局駐台辦事處主任。由於職務
的關係,和蔣經國有過數年的親密交往。他的妻子則是蔣經國的英文家教。克萊恩
和蔣經國不但常因為公務接觸,餘暇也經常玩在一起,飲酒作樂。雙方的關係長達
30年。如果蔣經國因為隨從和跟隨者缺乏文化素養而不和他們提及他閱讀的嚴肅著
作,對克萊恩應該沒有這樣的考慮。可是克萊恩不但從沒提到蔣經國閱讀的作品,
也不曾提及在他和蔣經國長達4年的頻繁接觸以及後來20多年的偶爾接觸中,蔣經
國曾經說出哪些令人印象深刻的話和見解。

處理私人情感極冷酷

蔣經國另一個個性上的特徵是冷酷。有一位法國記者曾經問過密特朗,政治領袖必
須具備哪些條件。密特朗的回答只有一個字:「漠然」(indifference)。密特朗
的想法和甘地有些類似。甘地認為政治人物不應該有親密的朋友,否則會影響政治
判斷。政治領袖為了應付隨時在變化中的政治情勢,或許必須對朋友、同志、和敵
人保持超然,甚至漠然。可是在私人感情上,蔣經國的漠然顯得幾近冷酷。他和章
亞若以及章孝慈兄弟的關係,似乎就是這項個性的表現。章亞若到底如何死亡,一
直眾說紛紜。根據當時蔣經國在贛南的舊部漆高儒的說法,當章亞若以「蔣夫人」
的名義積極參加社交活動後,蔣經國的手下認為,為了蔣經國的政治前途,必須將
之加以除去。執行這項任務的是蔣經國留俄的同學,特務黃中美。而蔣經國的反應
呢?「蔣經國先生對這位戴墨鏡的人顯然很不滿意。」蔣經國對手下謀害一個無辜
的女人、而且是鍾愛的情人的反應,居然只是「很不滿意」而已。

章亞若之死疑雲難解

黃中美執行私刑之前,其他手下提醒他此等大事必須三思,黃居然回答,「我會負
責。」這些跡象讓我們很難相信這件謀殺案不是出自蔣經國的授意或同意。章亞若
死後,蔣經國一生中從來沒有單獨接見過他的兩個親生兒子。在媒體受嚴厲控制、
白色恐怖氣氛瀰漫的整整40年間,和兒子見面而不洩漏消息並非難事。然而蔣經國
從來沒有這樣做。他和親生子女的關係實在有異於常人。

當獨裁者因權力而逐漸遠離人性純真的時候,卻同時也對別人的熾烈人性懷著深沉
的妒恨。和許多獨裁者一樣,蔣經國也喜歡對被他壓迫的人施予個人恩惠。這種行
為可以有各種不同的解釋。我傾向於認為,這種施恩行為其實是為了屈辱反對者,
而其動機則是上述的妒恨心理。例如殷海光過世後,他太太的出國申請一直不被核
准,甚至有特務到她家勸她打消出國的意念。後來在雷震的指點下,殷太太寫信給
蔣經國向他求情,才終於獲准出國。雷震以他在統治核心中多年的經驗告訴她,「
你要出國,你一定要親自寫一封信給蔣經國。國民黨的作法就是這樣,希望你求他
。你求他,他再放你,這樣他就很有面子。」雷震的解釋是統治者要「面子」。另
外一種可能的解釋則是:統治者要反對者以實際的行為明白承認,誰才是真正

有權力的人,誰才是真正的主人。

搶顧正秋不擇手段

蔣經國對章亞若的方式,表現出他個性上的冷漠,同時也顯示他對法律的態度。很
多例子都顯示蔣經國並不是一個尊重法律和人權的政治人物。他的侍衛提到,總統
府一位科長因為生活和行事風格都為蔣經國所不喜,不知何事觸怒蔣經國,竟莫名
其妙地被警備總部關了半年。另一個為當時政壇眾所周知的例子是,曾任台灣省政
府財政廳長的任顯群,因為娶了蔣經國追求的平劇名餞顧正秋而為蔣所報復,以「
參加叛亂組織」為名將任逮捕入獄。顧正秋的回憶錄對這件事的敘述非常曖昧不明
:結婚之前友人勸告他們,為了任的政治前途必須慎重考慮;結婚時,雖然顧正秋
交往的對象俱為當時在朝的權貴(如徐柏園、周至柔、張道藩、黃杰、王叔銘、雷
震等),仍然不敢公開舉行婚禮;然後是任顯群在獄中,以平劇戲碼《審頭刺湯》
為暗語,要顧正秋學習劇中女主角雪豔,於成婚之夜刺殺為了搶奪女人而陷害忠良
的湯勤。這些線索留給讀者太多的疑惑:何人有這樣大的權勢,不但將廣交權貴的
顧正秋逼得連結婚都不敢公開,甚至讓這對夫婦不惜考慮在床上刺殺惡人以殉情的
「慘烈結局」?如果對一般人可以如此不顧法律、不尊重人權,對挑戰其統治權威
的反對者,他會採取何種行動也就不難預料了。

(摘自「回憶蔣經國、懷念蔣經國」論文)
--
某不爭氣的後代,開一個設計工作室,設計出來的東西ooxxor就算了,三不五時搞出一個落魄貴族公子哥的樣子 x的
專職中韓口筆譯工作者
專任口筆譯工作
--
繼女人充滿愉悅的呻吟聲, "咖擦"一聲,彈匣與槍體的結合,子彈上膛的聲音,永遠是賞心悅目的

Hammer
版主
文章: 11770
註冊時間: 週二 12月 02, 2003 5:47 pm
來自: 槍客村

白狼傳談江南:蔣孝武代父受過

文章 Hammer » 週一 9月 06, 2010 4:47 pm

 竹聯大哥「白狼」張安樂,曾因在美隔海營救涉及江南案的陳啟禮而聲名大噪。事隔廿六年後,由日本作家宮崎學所著的日文版「白狼傳」,今年九月將問世,本報透過管道取得第一手書稿。白狼在書中披露,當年他在CBS「六十分鐘」節目中,指涉蔣孝武是江南案幕後主謀的說法,其實是冤枉了蔣孝武!

 張安樂說,宮崎學到大陸訪問過他好幾次,自己看過這本書,內容很翔實,所以才授權宮崎學出書。白狼在書中強調「蔣孝武是『替父受過』,後來我在電視裡看到,他的弟弟蔣孝勇說,蔣孝武為這件事流淚了,這件事斷絕了他的政治生命,打擊很大;確實,他與江南事件完全無關,但我們得救兄弟,同時還要為台灣考量,不論真相如何,是不能把矛頭對準蔣經國的!」

 一九八四年十月,陳啟禮赴美刺殺江南。據白狼表示,陳啟禮行動前雖然曾住在他家,但可能是顧慮到他的政治立場、以及與江南認識兩個因素,所以事前並未向他透露任何訊息,直到事發後白狼知悉,第一句話就提醒陳啟禮「小心滅口」,陳回答「我想到了,我有留錄音帶!」

 陳啟禮留下的這捲錄音帶,事後在台美兩國掀起了巨大的政治風暴,而引爆者就是白狼。據書中透露,陳啟禮返台被捕後,白狼在美展開「營救三部曲」,首先是與文工會副主任魏萼在美談判,以錄音帶做條件,要求停止一清專案、停止追緝在逃的董桂森、將陳啟禮案由軍事法庭移轉至司法法庭,但魏萼返台轉告國安局長汪敬煦時,遭到汪拒絕。

 錄音帶一事曝光後,曾有美國紐約黑幫,要花一百萬美金向白狼買。他在洛杉磯的餐廳,也曾遭到炸彈攻擊,甚至有黑幫傳話要殺了他,但白狼還是採取第二步,將錄音帶提供給了FBI。當時外界多認為,因為這捲錄音帶,導致了情報局長汪希苓、副局長胡敏儀、副處長陳虎門等三人在台灣被停職移送。

 但由於陳啟禮在錄音帶中只表明是受汪希苓指派對江南「執行制裁」,白狼事後認為,汪只是「可犧牲的家臣」,光憑錄音帶無法與台灣當局討價還價。

 最後白狼決定接受CBS的知名節目「六十分鐘」專訪,白狼在節目中直指江南案的殺手陳啟禮,是台灣政府派來的,任務是要除掉「賣國賊和共產主義者」,白狼並在螢光幕前,講出蔣孝武就是全案幕後指使的台灣高層人士。

 據白狼在書中透露「當時我想的是,在這兒直接說出蔣經國的名字,當局確實會感到很棘手,但我們要救兄弟,也要顧全大局,蔣經國至少對台灣的穩定是必要的,想來想去,就把矛頭對準了蔣孝武,蔣孝武在這件事上可能是最冤枉的,他是替父受過!」

 白狼的爆料,不但讓江南案的內幕浮出檯面,也讓他被美國政府盯上,最後被依共謀毒品交易罪判刑入獄十年,出獄後返台的白狼,在一名市議員的安排下,與江南案服刑出獄的汪希苓,在晶華酒店見了面。

 白狼當時曾問汪希苓,江南案到底是不是蔣經國指使的?汪當面否認說「沒有那回事」,但汪也向白狼透露,當年被逮捕前,蔣經國把他叫來,對他說「為了國家要受委屈」,希望他忍一忍。據白狼表示,那次會面後,他與汪希苓一直維持著良好的往來,直到他再次離台滯留大陸,兩人才沒有再聯繫。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0,5243 ... 84,00.html

回覆文章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3 位訪客